202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4-03-30 来源:本网

广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2023年,面对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的新形势新挑战,广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年经济平稳向好,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城市活力持续释放,为全力以赴推动“二次创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035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7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775.71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62.24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1.05:25.61:73.3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15.0%和8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163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938美元),增长4.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590.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5%。“3+5”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9333.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2%,占工业投资额比重为39.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4782.54亿元,增长4.9%,占第三产业比重为66.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595.49亿元,增长7.2%,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6.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835.20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7%。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常住人口1882.70万人,城镇化率为86.76%。年末户籍人口1056.61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1.58万人,出生率11.07‰;死亡人口7.69万人,死亡率7.35‰;自然增长人口3.89万人,自然增长率3.72‰。户籍迁入人口22.05万人,迁出人口4.28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7.7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81.86%。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01万人,帮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77万人。促进创业4.94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12.37万人次。全年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59万人次。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2%,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4%。

图1.jpg

  1  2023年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表1.jpg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4%,其中,能源类下降3.1%,高技术类下降1.9%;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3.1%;生产资料下降3.4%,生活资料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4.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6.1%,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7.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5.6%,化工原料类下降5.2%。

  财政税收运行稳健。全年税务部门组织国内税收收入47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4.15亿元,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分别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0.5%、29.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1.66亿元,下降1.4%。其中,教育支出643.39亿元,增长2.6%;卫生健康支出364.70亿元,增长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7.10亿元,下降8.7%。

  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全年新设经营主体54.04万户,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新设企业36.97万户,增长33.9%;新设个体工商户17.06万户,增长22.8%;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129户,减少29.5%。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经营主体339.97万户,增长7.7%;其中,企业209.86万户,增长10.4%;个体工商户129.94万户,增长3.7%;农民专业合作社1710户,增长0.9%。

  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企业非化石能源(太阳能、生物质、水力和垃圾焚烧等)发电量79.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5%,占规模以上企业发电量比重为17.8%,提升0.2个百分点。全年全市平均灰霾日数3.8天;全年日照时数1705小时,比常年(1991-2020年)增加64.9小时;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继续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全市20个国考、省考断面中,I类水体断面比例为5.0%,Ⅱ类水体断面比例为55.0%,Ⅲ类水体断面比例为25.0%,Ⅳ类水体断面比例为15.0%,Ⅴ类和劣V类水体断面比例均为0。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2.79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8千公顷,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22千公顷,下降0.1%;花卉种植面积23.29千公顷,下降0.8%;园林水果种植面积71.51千公顷,增长1.5%。

  全年粮食产量15.19万吨,比上年下降1.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4.13万吨,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84.46万吨,增长3.2%;花卉产值77.66亿元,增长9.4%。

  全年肉类总产量8.34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5.32万吨,增长5.2%。

  全年水产品产量48.40万吨,下降2.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44万吨,下降15.9%;淡水产品产量35.97万吨,增长2.6%。

  截至年末,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企业18家,合计61家;新增产品35个,合计121个,比上年增长36.0%。全年绿色食品认证面积4.97万亩,年产量4.76万吨,年产值6.43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6%。分生产规模看,大型工业企业下降2.1%,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1.4%,小微型工业企业增长2.3%。

  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合计比上年增长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9.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0.3%,石油化工制造业下降2.8%。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5%。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3.2%,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下降12.9%,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2.3%,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8%,新材料制造业下降0.1%,石油化工业下降1.7%。

  全年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2%,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0.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5%。

  重点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5.16万辆,比上年增长1.1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7.1%、43.8%、29.3%和21.6%;家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智能电视增长29.5%,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产量增长20.5%。

  2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jpg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24.22亿元,比上年下降5.2%;实现利润总额1389.71亿元,下降5.8%。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0%;企业亏损面26.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0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2431个,增长10.3%;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01.89亿元,增长9.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24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29.96亿元,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5.99亿元,下降10.5%;金融业增加值2736.74亿元,增长7.5%;房地产业增加值2967.61亿元,下降0.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662.48亿元,增长4.2%。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99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利润总额1729.68亿元,增长30.7%。分行业营业收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5.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3.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9.7%,教育增长9.1%,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1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2.9%。

图2.jpg

  全年货运量92861.92万吨,比上年增长2.6%。港口货物吞吐量67498.45万吨,增长2.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108.63万吨,增长5.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41.44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2%。全年客运量30471.19万人次,增长76.3%。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6317.35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203.11万吨,分别增长142.0%、7.8%。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45.66亿人次,增长21.4%,其中地铁运送乘客31.38亿人次。

  3  2023年广州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3.jpg

  4  2023年广州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4.jpg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63.42亿元,增长7.4%;电信业务收入452.05亿元,增长7.3%。快递业务量114.50亿件,增长13.0%;快递业务收入892.15亿元,增长6.2%。

  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18万个,其中5G基站6.58万个。5G用户数170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57.5万户。“穗好办”APP提供11000多项服务一站式指尖办,实名注册用户超2000万,服务量超8000万宗。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0.6%。

图3.jpg

  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5%;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0%,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增长1.2倍。

  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4%。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8.0%,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6.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15.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7.9%。

  5  2023年广州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表5.jpg

  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3134.40亿元,比上年下降8.7%。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235.17亿元,下降8.1%。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完成投资730.90亿元,下降4.8%;90-144平方米住宅完成投资1084.76亿元,下降20.2%;144平方米以上住宅完成投资419.51亿元,增长37.1%。办公楼完成投资227.26亿元,下降21.5%;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94.92亿元,下降15.9%。

  6  2023年广州市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表6.jpg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067.92亿元,增长5.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44.70亿元,增长23.3%。

图4.jpg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商品分类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3%,粮油、食品类增长8.9%,中西药品类增长1.8%,化妆品类增长15.8%,金银珠宝类增长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6%,通讯器材类增长3.4%。

  7  2023年广州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主要商品零售额情况

表7.jpg

  七、对外经济

  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109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商品出口总值6502.64亿元,增长5.8%;商品进口总值4411.64亿元,下降7.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091.00亿元,增加649.82亿元。

图5.jpg

  8  2023年广州市商品进出口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8.jpg

  9  2023年广州市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9.jpg

  10  2023年广州市主要商品进口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表10.jpg

  11  2023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40329230036.png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629个,比上年增长92.6%。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22亿元,下降15.8%。

  12  2023年广州市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12.jpg

  八、金融业

  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6638.33亿元,比年初增加6093.1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4902.4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74.23亿元,比年初增加7261.8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698.16亿元。

  图6.jpg

  13  2023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比年初增长情况

表13.jpg

  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54家,比上年末增加9家,总市值17894.5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9.8%。各类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27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9家,共计筹资人民币106.85亿元。全市共有证券公司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61亿元,净利润76.76亿元,分别下降0.4%和6.9%。证券分支机构353家,股票账户数2373.42万户,代理股票交易额282733.00亿元,下降2.2%。期货公司7家,代理期货交易额80.82万亿元,增长8.4%;营业收入25.93亿元,增长5.2%;净利润6.35亿元,下降0.7%。基金公司2家,共管理公募基金74只,基金规模657.87亿份,基金净值753.31亿元,营业收入4.63亿元,净利润0.69亿元。

  年末全市拥有保险法人机构5家,市场主体111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4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81.70亿元,增长2.0%;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92.62亿元,增长19.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67.53亿元,增长7.9%。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558.91亿元,增长19.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51.89亿元,增长15.6%;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02.63亿元,增长60.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付支出104.39亿元,下降15.7%。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1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增长6.4%。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9480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7961元,增长6.6%。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37.7%。

图7.jpg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5.7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01.52万人,增长1.7%;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4.19万人,下降2.3%;参加失业保险718.69万人,增长0.5%,全年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数为27.83万人,增长18.6%;参加工伤保险763.47万人,增长4.3%。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414.2万人,增长1.6%,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925.78万人,增长1.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88.43万人,增长1.2%。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70.78亿元,增长5.1%;年末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712.76亿元,增长13.5%。

  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38元,同步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年医保部门认定并实施医疗救助157.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6%。年末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众达4.67万人,其中,城镇1.84万人,农村2.83万人。享受特困救助供养的特困群众共1.05万人,其中,城镇0.63万人,农村0.42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67万张,收养人员3.15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256个,其中,社区服务站2827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0.54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1.54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9万人,毕业生4.55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46.26万人,在校生146.86万人,毕业生46.17万人。技工学校招生9.31万人,在校生27.62万人,毕业生7.20万人。普通中学招生23.27万人,在校生64.30万人,毕业生18.6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25万人,在校生129.45万人,毕业生17.6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82万人。

  全年专利授权11.81万件,比上年下降19.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3万件,增长31.6%。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20555项,成交额2550.8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14.71亿元。

  年末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20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4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4家(含省级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广州院士活动中心服务在穗全职院士人数6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

  截至年末全市市属市场监管系统已建成的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13个。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直属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6个,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中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1个。全市获得资质认定(CMA)检验检测机构1157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21415家,获得强制性产品(3C)认证组织1102家。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事业单位)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分馆)244个,公共图书馆(不含分馆)14间。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3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者5544.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0%。其中,入境旅游者377.41万人次,增长1.4倍;境内旅游者5167.55万人次,增长40.8%。在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131.58万人次,增长2.6倍;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45.83万人次,增长1.1倍。文旅消费总额3309.49亿元,增长47.3%。入境文旅消费26.79亿美元,增长1.5倍。

图8.jpg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5735个,其中,医院331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全市拥有床位11.71万张,比上年增长5.9%,其中,医院床位10.68万张,增长6.3%。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0.43万人,增长4.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9万人,注册护士9.5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026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86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0.32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6万人;镇卫生院31个,镇卫生院床位0.24万张,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0.49万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7.83万例,死亡210人,发病率951.88/10万,死亡率1.12/10万。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1.70亿人次,增长20.2%,提供住院服务400.01万人次,增长20.3%。

  全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46项。全市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8项次,获得亚洲冠军16项次,全国冠军47项次。全年开展各级各类群众体育品牌活动170余项,超100万人次参加。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80.78亿元,比上年增长53.1%。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平均降水量1933.6毫米,较近十年偏多0.5%,较常年偏多0.6%。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59亿立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2.9%。初步估算,全年总用水量61.5亿立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34.3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0%。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205.13亿千瓦时,增长7.7%;其中,工业用电量468.33亿千瓦时,增长4.9%。

  年末全市共有城镇污水处理厂62座,污水处理能力达814.03万吨/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年新增绿道40公里,年末累计建成绿道3874公里。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01起、死亡279人、受伤110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4.0%、6.4%、16.0%,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903.75万元,增长19.8%。全年发生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38起,下降17.4%;死亡221人,下降9.1%;受伤90人,下降23.1%;直接经济损失2141.22万元,增长3.2倍。

  全年全市(含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食品抽检111609批次,合格率98.52%,其中市本级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70012批次,合格率98.48%。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食品安全事故。全年完成药品抽检3162批次,合格率99.21%;化妆品抽检2423批次,合格率96.99%;医疗器械抽检583批次,合格率94.88%。


注:1、本公报中的2023年统计数据为快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按当量值计算;

  4、表中“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广州市公安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广州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管理部;证券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保险数据来自国家金融监督总局广东监管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来自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来自广州市港务局;邮政业务收入来自广州市邮政管理局;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广州市商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广州海关;旅游数据来自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质量监督及检验数据来自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教育局;文化数据来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档案局、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广州市体育局;用电量数据来自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广州市应急管理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数据来自广州市民政局;就业与失业人员、社会保障与福利数据来自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数据来自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污水处理数据来自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垃圾处理数据来自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绿道数据来自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气象数据来自广州市气象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广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广州调查队。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