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服务专区 > 数据解读

研发强度首破3%,科技创新谱新篇——“十三五”期间广州科技创新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本网 字体:【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广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74.84亿元,居全国主要城市第四位,R&D投入强度[1]达到3.1%,正式步入“3.0”时代。

  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冠疫情难阻增长

  (一)环境优化,创新排名持续上升

  “十三五”以来,广州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1+5+N”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以《广州市科技创新条例》为核心,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等五个发展路径,细化N个落实措施或管理办法,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制度保障。举全市之力,打造以广州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为科创核心的“一区三城”科技创新布局。并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广州国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穗深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广州2017年排名63位、2018年排名32位、2019年排名21位)。“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从2018年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在国内城市排名从2015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5位。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不含直辖市),广州超越杭州,位居全国第二。

  (二)R&D经费翻番,投入强度实现跃升

  “十三五”期间,全市R&D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380.1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74.84亿元,增长1.04倍,2016年至2020年平均增长15.3%,总量居全国第四位。R&D经费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2.1%提升至2020年的3.1%,迈入“3.0”时代。

t1.jpg


  (三)企业主体地位突出,高校经费增长迅速

  “十三五”期间,广州企业[2]R&D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234.2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76.03亿元,增长1.03倍,年均增长15.2%。高校[3]R&D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47.5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9.55亿元,增长1.93倍,年均增长24.0%,增速最高。科研机构[4]R&D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89.7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93亿元,增长54.8%,年均增长9.1%。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R&D经费支出分别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重的61.4%、18%和17.9%。

  (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破百,试验发展仍是主流

  “十三五”期间,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部署得到有力实施,广州基础研究经费由2015年的38.1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9.9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88倍,年均增长23.6%。应用研究经费由2015年的47.7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11.84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8.5%。试验发展经费由2015年的294.1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53.02亿元,增长88.0%,年均增长13.5%。三者占全市R&D经费的比重为14.2%、14.4%和71.4%。

  (五)黄埔天河双星闪耀,南沙增长势头强劲

  “十三五”期间,各区R&D经费均实现增长。其中,黄埔区R&D经费209.15亿元,首次突破两百亿元,天河区(175.02亿元)紧随其后。海珠区(69.85亿元)、南沙区(67.75亿元)、越秀区(66.67亿元)和番禺区(64.96亿元)竞争激烈。各区R&D经费投入强度均有所增长,黄埔区(5.71%)居首位,南沙区(3.67%)、海珠区(3.35%)和天河区(3.29%)研发投入强度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南沙区不仅总量增长最快,比2015年增长1.83倍,且R&D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也居全市第一,比2015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b1.jpg

  (六)财政科技支出提供保障

  全市地方财政支出[5]中的科学技术支出由2015年88.67亿元提高至2020年224.13亿元,增长1.53倍,高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速6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81.9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增长。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5.13%提升至2020年的7.59%,提升了2.46个百分点。五年来共有915.95亿元的财政支出用于科学技术方面,为我市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

  全市R&D人员由2015年的16.57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23.93万人,增长44.5%,年均增长7.6%。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的数量由2015年的179人提高到2020年的207人,增长15.7%,年均增长3.0%。2020年,在穗全职院士人数58人。专业技术人才由2015年的149.4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195万人,增长30.5%。其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从2015年的14.9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22.4万人,增长50.3%。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占比达到11.5%,较2015年上升1.5个百分点。

  (八)迎难而上,勇挑抗疫重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广州科研力量快速响应,全力攻关,牵头承担省全部五大项国家科研应急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立项184项,项目总经费超过2.2亿元。在防治方面,我市的磷酸氯喹、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氢氧混合吸入气等4项成果和技术被纳入国家诊疗方案。承担省科技厅向联合国重点推荐的连花清瘟胶囊、磷酸氯喹、新冠病毒感染AI辅助诊断系统、防控医用智能机器人等四个项目。在检测方面,涌现了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和金域医学等优秀的核酸检测企业,达安基因的产品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应急使用清单,其产品是国内唯一获批的30分钟内快速检测产品,万孚生物成功研发可鉴别突变毒株的核酸检测试剂盒,金域医学核酸检测量全球第一。

  (九)交易活跃,技术市场成交额居全国第二

  全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由2015年的5844项增加到2020年的22849项,增长2.91倍。技术市场成交额由2015年的26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256.53亿元,增长7.48倍,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6316.16亿元)。其中,企业交易最为活跃,企业买方市场成交额达到1821.03亿元,卖方市场成交额达到2055.93亿元,分别占80.7%和91.1%。

  (十)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专利数量成倍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专利授权量由2015年的3.98万件增加到2020年的15.58万件,增长2.91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5年的0.66万件增加到2020年的1.51万件,增长1.28倍。有效发明专利量由2015年的2.41万件增加到2020年的7.13万件,增长1.96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由2015年的28件/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74件/万人。

  (十一)筑巢孵化,育成载体功效显著

  2015年至今,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从119家增长到405家,增长2.4倍。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从16家增长到41家,增长1.6倍。众创空间从14家增加到294家,增长20倍。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新三板企业134家、上市企业51家。

  (十二)惠企暖企,政策覆盖面扩大

  享受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的企业数从2015年的1211家增加到2020年14465家,增长11.9倍,减免税金额从15.2亿元增加到123亿元,增长8.09倍。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1919家增长到1.2万家,营收百亿、十亿、亿元以上高企数量自2015年以来分别增长113%、81%和177%,胡润独角兽排行榜我市上榜企业从2017年的3家增至2020的9家。

  二、国内主要城市R&D投入情况对比

  选取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成都、重庆、西安、南京、苏州、武汉和杭州等11个主要城市的“十三五”时间R&D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对比。

  (一)R&D经费排名第四

  “十三五”时期,广州全社会R&D经费从380.13亿元提高至774.84亿元,排名从第六名上升至第四名,在增量和增速同样位居第四名。从差距上看,与2015年相比,广州R&D经费与北京(2326.58亿元)、上海(1615.69亿元)和深圳(1510.81亿元)进一步扩大;反超天津(485.01亿元)和苏州(761.59亿元);领先杭州(578.79亿元)、成都(551.40亿元)和武汉(548.05亿元)的优势明显(见表2)。

b2.jpg

  (二)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第十一

  “十三五”时期,广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从2.1%上升至3.1%,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十一,投入强度累计提高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居第三位。不仅与北京(6.44%)、深圳(5.46%)和上海(4.17%)等一线城市差距较大,与西安(5.10%)、苏州(3.78%)、杭州(3.59%)、武汉(3.51%)等主要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见表3)。

b3.jpg

  (三)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居中上游

  “十三五”时期,广州规上工业R&D经费从212.26亿元提高至315.11亿元,排名从第六名上升至第五名,增量和增速分别居第六名和第八名。在其他城市中,深圳(1157.31亿元)是全国唯一规上工业R&D经费过千亿的城市,增量居主要城市第一名,增速也靠前,其他城市望尘莫及。苏州(679.77亿元)从第四名跃居至第二名,增速居主要城市首位,其规上工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89.3%(广州40.7%)。重庆(372.56亿元)规上工业R&D经费反超我市,跃居第四名,年均增速在主要城市中排第三,高于广州5.1个百分点,增长势头更为强劲。杭州(307.23亿元)与我市最为接近,但其增速比我市高1个百分点(见表4)。

b4.jpg

  (四)科技机构R&D经费投入排名第四

  “十三五”时期,广州科技机构R&D经费从89.75亿元提高至138.93亿元,排名稳定在第四名,增量和增速均排在第四名。北京(1006.27亿元)成为首个科技机构R&D经费破千亿的城市。上海(385.81亿元)和西安(230.47亿元)的科技机构R&D经费分别居主要城市第二名和第三名,排名也相对稳定,增速居主要城市中游。武汉(121.23亿元)科技机构经费在2018年已达到102.35亿元,高于我市10.71亿元,但在2020年被我市反超,差距拉大至17.7亿元。深圳(69.11亿元)虽与我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增长迅速,年均增长达到27.7%,居主要城市之最。南京(54.32亿元)、重庆(43.62亿元)、杭州(32.79亿元)、成都(32.62亿元)和天津(27.55亿元)等城市的体量相对较小,南京天津还出现了下滑的迹象(见表5)。

b5.jpg

  (五)高校R&D经费投入排名第三

  “十三五”时期,广州高校R&D经费投入从47.59亿元提高至139.55亿元,排名跃居第三名,增量和增速均排第二名。北京(262.37亿元)稳居第一名,增量近百亿元。上海(144.34亿元)与我市的差距正不断缩小,目前只比我市多4.79亿元,且我市年均增速高于上海13.8个百分点。南京(98.30亿元)被我市赶超,差距拉大至41.25亿元(见表6)。

b6.jpg

  (六)基础研究支出超百亿,位列第三

  “十三五”时期,广州基础研究支出从38.19亿元提高至109.98亿元,排名保持在第三名,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由10.0%上升至14.2%,占比排名第二,提升幅度排名第一。北京(373.1亿元)由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众多,总量和占比均稳定在第一位。上海(128.28亿元)与我市的差距正在缩小,目前只相差18.3亿元,并且我市基础研究支出虽总量低于上海,但占比高于上海6.3个百分点。深圳(72.89亿元)增长迅速,跃居第四名,占比提升幅度居第二(见表7)。

b7.jpg

  (七)全社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居中上游

  “十三五”时期,广州全社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从10.96万人年提高至16.04万人年,排名提升至第五名,增量和增速均排第六名,整体处于中上游水平。深圳(34.58万人年)赶超北京(33.63万人年),增长迅速。上海(22.86万人年)稳定在第三名,但增长速度靠后。苏州(19.27万人年)与我市各提升一名,但苏州增速高于我市,差距拉大至3.23万人年。杭州(14.94万人年)与我市最为接近,但增速高于我市1.7个百分点,与我市的差距也缩小至1.1万人年(见表8)。

b8.jpg

  三、“十四五”展望

  “十四五”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将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新冠疫情、关键核心技术遏制、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机遇并存,广州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时期,在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方面下功夫。

  (一)科研根基,打造完整人才体系

  一是要广泛吸纳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引才模式,完善引才机制体制。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针对重点产业中的特殊人才可适当提高待遇,降低门槛,增加吸引力。发挥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的作用,展示广州科技创新的活力,引进更多国际上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流的科研团队。二是要重点培育人才,面向重点行业,针对重点学科,有目的地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优势,进一步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和技能提升行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前沿科学技术相衔接,与行业特点相匹配的重点学科体系,培养更多接地气的人才。三是要灵活运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发挥人才最大主观能动性。对于一般科研人才,施行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政策,从货币激励、名誉激励方面着手,提高生活水平和专业领域影响力。对于“高精尖特专”的人才,探索建立“一人一策”制度和“特殊人才管理”制度,充分了解其特点,用人所长,避人所短。

  (二)科研核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一是各司所长,相互配合,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突破能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发领域中各有所长,各科研主体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更应该在比较优势领域中发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成为产学研科研链条的“链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发,以需求促技术发展。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优势,推动解决技术原点难题,以理论促技术发展。发挥科研院所应用研究的优势,推动解决从理论到现实的最后一公里,以转化促技术发展。二是聚焦基础研究,步步为营,在潜在前沿技术领域提前谋划。持续设立“基础研究”类基金的创建,推动我市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投入强度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依托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加快布局具有重大研究前景和颠覆性潜力的前沿基础研究,力争取得一批从“0”到“1”的原始突破。三是促进成果转化,化理论为现实。完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和技术转移能力,提高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热情。推进成果转化平台和转化基地建设,让各类科研主体都能够高效、方便地参与转化,形成成果转化风潮。

  (三)科研支撑,加强各类保障力度

  一是要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研发资金保障。通过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设立科研发展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方式,建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资本激励机制,丰富资金注入渠道,更好地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动力。二是推动建立更完善和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加强研发成果保障。政府端、企业端联合发力,政府端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重拳打击侵权行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引导、激励、保障科技创新的作用。企业端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贯穿研发、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营造利于开展科技创新的环境,加强研发服务保障。营造政策环境,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工作方案,优化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等专题申报门槛,推行“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营造发展规划环境,以政府为主导,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编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让各类创新主体更加了解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



  [1]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2]主要包括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

  [3]高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及附属医院

  [4]科研机构包括非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政府属独立法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科技信息与文献机构等单位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

  [5]地方财政支出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归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