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微信

    • 关注•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
  • 手机版

    • 关注 ·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2005年广州对外经济全面增长进出口突破500亿美元

发布时间:2006-05-08 来源:本网 字体:【

  —2005年广州对外经济主要情况分析

   2005年,广州对外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对外贸易承接上年度高速增长的势头,继续高位运行,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的末年翻了一番,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内地后发城市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继续实现增长,有力支持了广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接待来穗的国外游客大幅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旅游业的增长。此外,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境外投资、软件出口和技术进口、涉外税收以及外汇结售汇收支均取得较大的进展。

  一、外贸进出口全年保持高位运行

  据海关统计,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34.8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9.4%,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其中,外贸出口总值266.68亿美元,增长24.2%;外贸进口总值268.20亿美元,增长15%。

  1.全年各月出口增长呈波浪型起伏变化。2005年,外贸出口累计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上半年,在电力紧张及纺织品、玩具、陶瓷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作用下,月度出口增速在高位增长范围内逐月小幅回落。进入三季度,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有效缓解了地方财政出口退税压力;在人民币升值2%的情况下,出口增速不降反升;11、12月份由于纺织品配额用完以及上年基数较大影响增速有所回落。

  2.进出口增长呈高出低进态势。2005年,全市外贸进口增速比同期出口增速慢9.2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29.2%)回落14.2个百分点。贸易逆差由上年的18.4亿美元减少为1.52亿美元。全年进口增速持续减缓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家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国内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连带制约了大宗设备、钢材等原材料的进口。②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紧张,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放慢引起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放慢。③国际市场原料价格上涨,关税下调刺激作用减弱,促使国产品加速替代进口品。

  3.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005年,全市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4.6%,比上年平均增幅(24.8%)高9.8个百分点,比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快16.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退税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强了企业出口后劲;二是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增强了企业对开拓一般贸易出口的信心;三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了一般贸易出口的新生力量;四是一般贸易本地货源有明显回流现象。

  今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相对放慢,全年增长17.7%,比上年平均增幅(28.2%)回落10.5个百分点;但出口额达159.3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9.76%,依然是全市出口的大头。

  4.出口市场向多元化发展。2005年,我市对主要市场出口全面增长,但增长水平拉开了档次。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增长,对其出口增长32.1%,成为我市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与欧盟的贸易来往活跃,对其出口增长29.8%,依然是我市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香港一直是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由于经中国香港转口的纺织品大幅下降,对其出口增速由上年的28.4%降为13.4%;由于多项机电产品对日出口下降或增速减缓,对其出口增速由上年的20.4%降为3.4%。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快速成长。如对东盟、俄罗斯、韩国、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地区)的出口分别增长30.3%、56.6%、27.7%、30.6%和48.1%。其中对东盟的出口达15.29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显示我市对四大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对其出口比重由上年的78.14%降至76.53%。

  5.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2005年,三资企业出口总值167.65亿美元,增长24.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2.86%;私营企业出口总值28.88亿美元,增长1.1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国有企业出口增长7.6%;集体企业出口下降15.1%。

  6.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发展。2005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1%和29.7%,分别高于同期全市出口增速3.9个和5.5个百分点;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0.27%和20.95%,比上年上升1.53个和0.8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出口亮点突出:汽车出口5.29万辆,增长2.4倍,汽车和汽车底盘、汽车零件出口2.64亿美元,增长2.2倍。其中本田广州出口基地JAZZ轿车正式出口德国,广州丰田发动机首批出口日本。与此同时,主要传统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家具及其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和鞋等商品出口分别增长33.2%、25.8%、19.8%、13.2%和8.8%。

  二、外商直接投资质量提高

  据市外经局统计,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1061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4.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6.49亿美元,分别增长1.4%、6.2%和10.3%。

  1、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大头,支柱产业引资额居前位。2005年,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达23.06亿美元和17.09亿美元,分别增长5.6%和8.9%,分别占全市67.78%和64.53%。在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额中,三大支柱产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引资3.96亿美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引资3.62亿美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引资2.64亿美元,分别居前三位。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落户广州,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广州市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后经起到了重要作用。

  2.第三产业扩大开放,外商加快进入我市服务业领域。2005年,我市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额1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8.81亿美元,分别增长30.8%和14.7%,分别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的31.15%和33.26%。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共吸收合同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6亿美元和3.59亿美元,分别增长68.2%和3.8%。此外,房地产业吸收合同利用外资额4.04亿美元,增长21.7%。2005年,联邦快递等15家大型跨国物流公司进驻广州,瑞士、韩国、中国香港三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行等。这些外资项目的进入有助于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广州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欧美投资大幅增长,周边国家或地区投资有增有降。2005年,我市利用外资来源仍以周边国家(地区)为主。从合同利用外资额看,其中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的投资分别增长0.6%、1.1倍和20%;日本在经历上年的大规模投资后下降56%;英属维尔京群岛(以港台投资商为主)投资下降14%。但同样是自由港的开曼群岛、萨摩亚和百慕大的投资猛增,分别增长3.8倍、58.3%和3.6倍。尽管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和日本的投资放缓,但对我市的投资额依然居前三位。欧洲和美国对穗投资2.66亿美元,增长8.6倍。与此同时,主要来源于欧美跨国公司的投资性公司投资2.36亿美元,增长36.1%。欧美对我投资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质量。

  4.大项目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增资扩股项目比重加大。2005年,1000万美元以上的新批和增资项目193个(新批129个、增资64个),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的18.19%;合同利用外资额24.05亿美元,增长11.8%,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利用外资额的70.7%。其中,增资项目比上年增加24个。大项目和增资项目的增加,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5.外商投资信心增强,投资方式加速独资化趋势。据广州市统计局对全市130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130家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06.27亿美元,上缴主要税费221.91亿美元,利润总额500.21亿美元,分别增长13.1%、14.8%和3.4%。外商投资企业运作良好,有效地增强了外商投资广州的信心。据市工商局统计,至2005年底,全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8148家,比上年末增长2.7%。其中当年登记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762家,占当年登记注册企业(913家)的83.46%,比上年提高了2.39个百分点。另据市外经局统计显示, 在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中,投资方式为独资方式的达18.67亿美元,增长33.9%,而合资、合作方式则分别下降23.2%和24.0%。

  6.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比上年放缓。2005年,我市外商直接投资虽然质量提高,总体实现了增长,但相对增长放缓并有较大起伏。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还一度出现下降。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全年增速分别比上年(25.6%、64.4%)下降19.4个和5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①2005年开始商务部以国家外汇管理局电脑系统数据为统计依据,我市每期累计有1亿多美元的实际利用外资剔除或滞后统计。②上年我市外经局针对企业不及时验资影响统计进度的问题,加大了实际利用外资的统计力度,并将历年未被统计过的验资报告计入当年;同时加快了合同项目的审批速度,加大了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的基数。③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分流了部分外商直接投资。④受电力紧张、用工相对短缺影响,一些外商延迟或取消原增资计划。

  三、国际旅游业一片繁荣

  据市旅游局统计,2005年,全市城市接待过夜人数2850.56万人次,增长6.6%。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510.31万人次,增长16.7%。全市旅游业总收入624.68亿元,增长1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94亿美元,增长21%。

  1.海外过夜游客增长快于国内游客的增长。2005年,国际旅游业在国内旅游业增长相对较缓的情况下,显示空前繁荣的景象。2005年城市接待过夜海外游客比国内游客的增长(4.6%)快12.1个百分点。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76.65万人次,增长高达27.1%,为近年少见。一方面,2005年春秋两季交易会参会外商人数再创纪录,另一方面由于新开多条广州至欧美城市的新航线,吸引了大批欧美客人来穗旅游或中转。在接待的外国游客中,按洲别分,亚洲客人最多,为63.04万人次,增长8.9%;其次为欧洲客人,为22.39万人次,增长33%;再次为美洲,为15.9万人次,增长22.3%。按国别分,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游客最多,分别为22.67万人次、11.7万人次和9.1万人次;德国、西班牙、法国的游客增长较快,分别为54.8%、41.2%和40.8%。

  2.不过夜游客的增长快于过夜游客的增长。广东省及广州市交通设施的日臻完善,使广州市逐步成为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不过夜游客6547.97万人次,增长13.6%,比同期过夜游客增速快7个百分点。

  3.旅游收入的增长高于旅游接待量的增长。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的增长高于同期过夜游客增长的7.6个百分点。其中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高于海外过夜游客增长的4.3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高于国内过夜游客增长6.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通过权威的抽样调查核定了广州市接待游客旅游花费全面增长;二是一日游游客的增长增加了部分旅游收入。

  4.黄金周旅游消费水平高于日常旅游消费水平。2005年,春节、五一、国庆3个黄金周期间接待过夜游客分别增长17.1%、15%和11.6%,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5.8 %、9.2%和19.7%;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日均游客接待量分别是当月其他时段的6.6倍、7倍、1.5倍和2.8倍、8.4倍、4.1倍。黄金周旅游同时带动了贸易业、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春节、五一、国庆3个黄金周期间零售餐饮定点观测企业零售额分别增长7.0%、29.1%和22.0%。

  据我局国庆黄金周居民出游意向调查显示,在经历了多轮黄金周之后,广州市民对黄金周旅游消费意欲日趋理性,部分市民外出长途旅游有意避开旅游高峰,长假期间选择居家消费、与亲友聚会、体育锻炼,或短途旅游(如一日游)等方式度过,市民旅游总花费减少,但留穗节日花费则相应增长。

  5.旅行社和景点单位接待量的增长快于住宿业单位的增长。2005年,全市旅行社组团出游490.88万人次,增长41%;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3656.8万人次,增长8.6%;住宿业单位接待过夜游客2311.05万人次,仅增长4.7%。主要原因是过去由住宿业单位接待的游客不断向公寓、亲友家中、出租屋以及自购房中分流。

  四、对外经济其他方面继续向好

  1. 对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据市外经局统计,2005年,我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额1.65亿美元,增长26.4%;完成营业额1.62亿美元,增长22.6%;全年派出人员3556人次,增长0.7%;年末在外人员5001人,增长12.2%,显示我市承揽国际工程的能力进步增强。

  2.技术贸易取得成果。2005年,全市软件出口3.35亿美元,增长21.7%。其中纯软件出口1557万美元,增长2.9倍。全市技术进口1.84亿美元,与上年保持持平。

  3.境外投资加快步伐。2005年,我市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额6360万美元,增长19.7%。 至年末,我市有200多家企业在3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经营范围涉及电子、纺织、医药、机械、贸易、交通、旅游等行业。

  4.涉外税收稳步增长。据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统计,2005年,国税地税征收的涉外税收增长17.5%。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涉外所得税五大税种分别增长18.4%、15.9%、4%、19.9%和18.4%。

  5.外汇结售汇保持顺差。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统计,2005年,广州地区银行结汇收入增长44.4%,售汇支出增长7.8%;结售汇顺差134.55亿美元。

  2005年,广州市对外经济实现了全面的增长,但从横向对比看,由于兄弟城市优势后发,“十五”时期本市对外经济位次后移。其中外贸出口总值由“九五”末年(2000年,下同)的第三位(居上海、北京之后),降至第六位,居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天津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由“九五”末年的第二位(居上海之后),降至第七位,居上海、苏州、青岛、北京、天津、深圳之后。2005年当年外贸出口总值增速低于全国(28.4%)高于全省(21.6%),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0.5%)低于全省(23.5%)。我市应深入分析,力求找准发展广州经济的优势和主攻方向。广州市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毗邻港澳,是华南地区与港澳乃至东南亚地区商业、金融、交通、旅游、科技、教育、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的交汇点。如何抓住先机发展国际服务贸易,适时完成对外经济从侧重于货物贸易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转变,对广州市取得对外经济的新突破具有其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可以先发展与外贸出口相配套的服务贸易,如物流、会展、港口、信息、商务服务等,形成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的外经贸格局。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上重点议事日程,并加以全力推进。

  执笔:胡玉敏

  审核:卞虹虹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