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微信

    • 关注•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
  • 手机版

    • 关注 ·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业务 > 数据解读

一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发布时间:2024-04-27 来源:本网 字体:【

  进入2024年,广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应对产业转型阵痛,以及需求不足问题犹在、房地产下行压力持续等困难和挑战,更加关注结构调整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一季度,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头发力”,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两业融合”,有效投资与新型消费“两端协同”,人气流量与市场活力“两相交映”的支撑下,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态势持续显现。

  一、产业育新增强动能

  近年来,广州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今年一季度“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223.9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1.1%,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形成更有力的支撑。

  一是传统行业焕新。广州拥有多年积淀形成的都市消费品产业链与供应链优势,近年来,都市消费工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凭借生产要素创新赋能,传统制造行业正在重塑新赛道、焕发新活力。一季度,全市化妆品制造业(46.2%)、家具制造业(12.0%)、皮革制品制造(13.8%)等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家电家居制造致力于含“绿”增“智”,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5%,影像投影仪、家用电冰箱、家用吸尘器、家用电熨烫器具等家电产品产量增长均超30%。

  二是新兴产业提速。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领域增长势头强劲。汽车产业在承压中自我革新,新能源汽车在连续三年快速扩张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实现产量超10万辆,实现产值增长30.7%,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与之相关的产品也加快产出,产业配套基础不断夯实。电子产品制造业加快回暖,今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除已培育壮大的新型显示产业继续发挥集群效应、增加值同比增长16.0%外,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也正积厚成势、释放潜力,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5倍、28.2%。医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增长11.8%,其中高附加值领域的生物药品制品增加值增长41.2%。

  三是未来产业落子。低空经济谋篇布局初见成效,目前全市拥有海格通信、泰斗微电子、小鹏汇天等商业航天应用端和附属链条上的龙头企业,集聚了亿航等50多家低空领域企业。一季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初露峥嵘,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4%。随着广州亿航取得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提上日程,将为广州深化未来产业布局、抢抓赛道注入潜在动力。

  二、两业融合提升能级

  近年来,全市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融合,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的培育构建,也为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场景和市场,带动有关领域释放增长潜力。

  一是金融服务功能增强。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7.1%、9.2%,资金流量日益丰盈。同时,信贷资金支持经营主体恢复的力度不减,近年来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和住户中长期经营贷款一直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其中,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一季度新增贷款中,有近1/10款项流向制造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二是技术支撑功能增强。数字技术应用广泛推进,1-2月(错月指标),规上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2%、16.4%、43.1%、17.5%,一季度液晶显示屏、集成电路圆片、工业机器人、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有力支撑更多经营主体“迈向云端”,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

  三是专业配套功能增强。在市场环境逐步改善下,物流运转向好,一季度全市完成货运量平稳增长2.6%,快递业务总量、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29.4%、15.1%。商务营销需求增加,1-2月广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穗式孵化释放潜能,研发与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1.3%和24.9%。高端专业服务业展现活力,1-2月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4.5%,其中会展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同比分别增长53.3%、27.6%和16.8%,助推广州城市能级和产业综合配套功能不断提升。

  三、有效需求释放潜力

  一是产业投资蓄后劲。工业投资延续快跑势头,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3%,比去年同期提升9.3个百分点,下属6个高技术制造业行业中,有5个行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2.3%)、医药制造业(17.7%)两大重点行业投资继续延续良好增势外,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张,同比增长2.1倍,为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效应以及打造生物医药高地积蓄势能。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开工,一季度新增工业投资项目195个,其中今年首季新开工计划总投资超10亿元工业项目1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5个,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领域。

  二是基建投资惠民生。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2%,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9.0%、1.3倍,为便利市民出行,以及强化广州交通枢纽能级优势积蓄力量;5G、充电设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加快建设,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延续良好增势,同比增长24.4%。民生重大项目有力推进,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新开工建设的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分别增长2.0倍和2.2倍,助力公共服务重点领域不断提质增效。

  三是新型消费有亮点。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延续去年以来的温和上涨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0.5%,有助于稳定居民购买力,进一步支持消费复苏。同时,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向纵深推进,更多高品质和多样化供给不断涌现。数字消费热度持续,1-2月,全市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互联网搜索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0%、86.6%和41.0%;一季度全市限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限上网络餐费收入分别增长7.8%和14.6%。健康休闲服务消费场景不断延伸,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健康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9%和1.1倍;运动类服装、营养保健食品产量分别增长1.5倍和11.0%。此外,广州以服装皮具、美妆日化、珠宝首饰、灯光音响、定制家居为主体的时尚产业集群也为消费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一季度,全市皮革服装、家具产量分别增长18.1%和24.2%;限额以上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热度提升彰显活力

  一方面,人气热度居高不下。去年以来,广州频频被“挤”上热搜,今年一季度,“人从众”态势延续,受元旦、春节等节假日返乡探亲和休闲度假的出行需求叠加带动,全市完成客运量8083.98万人次,同比增长21.9%,其中,航空、铁路、水路客运量在去年同期快速恢复的基础上延续较好势头,同比分别增长37.1%、25.1%和14.4%;机场旅客吞吐量近1960万人次,增长43.1%,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1倍。在人气高涨带动下,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文旅消费火爆,节庆出游、年味烟火、国潮风尚、游园赏花接力上演,汇聚成文旅市场的“春日协奏曲”,带动1-2月娱乐业、文化艺术业、旅客票务代理、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大幅增长20.9%、44.9%、88.2%和1.1倍。

  另一方面,市场热度稳步回升。一季度全市存量经营主体 344.68 万户,同比增长7.7%;新登记量 11.27 万户,增长7.2%。“四上”企业培育成效持续显现,3月末全市在库“四上”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11.8%。同时,“四上”企业经营效益逐步修复,1-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恢复性增长63.3%;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5.7%,其中,规上交通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体娱乐业营业利润均呈现较好的恢复势头。民营企业展现韧性,一季度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增长9.9%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6%,其中,民间工业投资增长29.3%,占民间投资比重持续提升至32.4%,彰显民间资本对广州实体经济的信心增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广州正全力以赴“播种”高质量的未来,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聚积新能量。但也要看到,当前不同行业修复不够平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供给不足并存,叠加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动能支撑还不够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有待巩固。下一阶段,要以打造硬核产业强实力为主要抓手,在市场扩内需、暖主体中夯实“稳”的基础,在产业凝“新”聚力、以新提质中激发“进”的动能,努力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加快好转。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