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微信

    • 关注•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
  • 手机版

    • 关注 ·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业务 > 数据解读

陆海空运齐发力 门户枢纽再升级——“十三五”时期广州交通运输邮电业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本网 字体:【

  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等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回顾“十三五”时期,尽管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相关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但广州交通运输业依然取得亮眼的成绩: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提升,国际枢纽海港地位进一步强化;机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航空运输展现较强韧劲;铁路客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货运能力逐步加强;公路线网不断完善,运输能力持续提高;邮电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广州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达1303.65亿元,高于北京(836.5亿元)、深圳(713.84亿元),低于上海(1474.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30.1%,“十三五”年均增长5.4%。

  一、“十三五”广州交通运输邮电业主要成就

  (一)港口综合通过能力提升,国际枢纽海港地位进一步强化

  “十三五”末,广州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0.53万标准箱,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34.6%、33.5%,年均分别增长6.1%和5.9%。广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港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重点项目建成启用,提升广州港生产能力。南沙港区三期、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建成启用,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由全球第6位、第7位提升到第4位、第5位。二是港口码头泊位保持稳定。“十三五”末,广州港口码头泊位724个,码头泊位长度56330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0个,比“十二五”末增加6个。三是集装箱班轮航线屡增新航线,广州港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至2020年底,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226条,“十三五”时期新增76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120条,新增53条;内贸航线106条,新增23条,进一步提升了广州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

  “十三五”期间,广州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引进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华南中外运集装箱物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广州港口综合能力。其中,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和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广州水路运输的龙头企业,两家企业货运量合计约占全市六成,货运周转量合计约占全市95%,成为带动全市水路运输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三五”时期,全市水路货运量、水路货运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11.7%、19.7%。

  (二)机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航空运输展现较强韧劲

  “十三五”时期是白云国际机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枢纽建设和客货运输取得里程碑式进步。从时间线上看,2015年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启用后,2017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500万人次。2018年国内最大的单体航站楼白云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339万人次,航站楼总面积超140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2020年白云国际机场成为疫情后复苏最快、国内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机场,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一。

  南方航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南航”)是广州航空运输业的主要力量,是国家骨干航空运输企业之一,在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量中占有23.2%的份额。继2017年南航被评为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后,在每隔三年一次的复评中,南航再次荣膺“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称号,并获市场质量信用最高等级AAA级认证。继2017年南航被评为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后,在每隔三年一次的复评中,南航再次荣膺“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称号,并获市场质量信用最高等级AAA级认证。继2017年南航被评为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后,在每隔三年一次的复评中,南航再次荣膺“全国用户满意标杆企业”称号,并获市场质量信用最高等级AAA级认证。“十三五”时期,南航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旅客体验,持续推进“互联网+”战略转型升级,实现票据电子化、人脸识别智能化,使旅客出行更加顺畅轻松。“十三五”末,南航拥有客货运输飞机超过860架,飞机架数、定期航线、航线里程、通航点分别比2015年增长29.4%,41.2%,42.0%和18.6%,展现强劲发展态势。

1十三五期间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行吞吐量、飞机起降架次总量变化趋势


  图1.png


注:为了便于比较三者的变化趋势,图中“飞机起降架次”显示的位置为数值放大4倍后的位置,显示的数值为实际数值。

  (三)广州铁路客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货运能力逐步加强

  “十三五”末,广州完成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1792.98万吨、22.88亿吨千米,年均分别增长0.9%、1.1%,增速分别比“十二五”提高7.3个、7.3个百分点。铁路客运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体现在:一是初步形成“123”高速铁路网。从广州出发,1小时可以到达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2小时可以到达省内主要城市,3小时可以到达长沙、南宁、福州、南昌等邻近省会城市。二是客运系统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五主三辅”客运站布局,成为高铁、城际、普铁并存的综合交通枢纽。三是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效果明显。广深港高铁、梅汕铁路、深茂铁路江茂段等陆续开通运营,扩大了广州“1小时交通圈”“3小时交通圈”的范围。

  铁路货运能力也逐步加强。一方面,2020年广石线的正式开通,大大释放大湾区铁路客货运输能力,为更多高铁列车开进广州市区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南沙港铁路开工建设,通车后将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千米”,大幅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海公铁联运”的比例。

  (四)公路线网不断完善,运输能力持续提高

  “十三五”末,广州完成公路货运量46965.85万吨、货运周转量658.16亿吨千米,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28.3%、31.1%,年均分别增长5.1%、5.6%。公路线网不断完善,“十三五”末已建成等级公路904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102千米,桥梁3362座,总长度61.9万米,与周边东莞、惠州、清远、佛山、中山等地市均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依赖发达的公路网,广州道路货运能力“十三五”期间持续提高。从民用载货汽车数量看,2020年底,广州民用载货汽车43.57万辆,比2015年增长55.8%,其中重型、轻型载货汽车9.01万辆、32.17万辆,分别比2015年增长1倍、56.3%。从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看,2020年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40.36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1%。从行业管理看,广州持续强化对重点营运货车动态监控,定期通报危运车辆动态监控违规行为,启动重型普运车辆动态监控,以智能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五)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继续优化,输送能力提高

  “十三五”末,广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条,比“十二五”末多6条;运营里程553千米(含有轨电车运营里程22.1千米),居全国第三位、世界前五,比“十二五”末多287千米,实现倍增;营运公共汽电车线路1264条,车辆15590辆,分别比“十二五”末多106条,增长11.9%;受疫情影响部分公共交通线路停止运营,水上巴士营运船只43艘、巡游出租车21492辆,分别比“十二五”末少8艘、530辆。2018年广州实现“区区通地铁”,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如约巴士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并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六)邮政业继续高速增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20年末,广州完成快递业务收入694.07亿元,快递业务量76.16亿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2.5倍、2.9倍,“十三五”年均分别增长28.8%、31.3%。其中,完成同城快递业务量11.15亿件,国内异地快递业务量63.56亿件,港澳台及国际快递业务量1.44亿件。

2十三五期间快递业务收入和快递业务量情况

图2.png

  “十三五”期间,广州邮政行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从服务能力上看,“十三五”末,广州拥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7406[1]处,邮政邮路总条数1411条,邮路总长度(单程)273.28万千米,远远超过“十二五”末(110条、1.3万千米);全行业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0.96平方千米,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0.24万人,服务质量比“十二五”末(约33.4平方千米、5.56万人)明显提升。从服务效果看,2019年,广州邮政快递多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七)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迅猛,移动互联网步入5G时代

  “十三五”广州电信行业提速降费取得实效,基础设施加快布局,行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一是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末广州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039.29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9.8倍,“十三五”年均增长61.0%;电信业务收入364.11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20.0%,“十三五”年均增长3.7%。二是固定宽带发展迅猛,固定宽带用户达到619.78万户,比“十二五”末增长46.0%。三是移动互联网更新换代,移动电话用户保持在3300万户,4G用户数由1207.21万户增长到2433.11万户,增幅达101.5%,5G实现正式商用,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365.9万户。

  回望“十三五”,广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形成集海陆空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层次分明、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获得“全国首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称号。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在新冠疫情冲击下较快恢复,为全市经济快速恢复夯实了基础。

表1.jpg

  二、“十三五”期间广州交通运输业与北京、上海、深圳主要城市对比

  基于城市定位、城市规模等的不同,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的交通运输邮政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北京公路运输优势明显,但城市无港口、水路运输;上海港口经营和水路运输优势明显,但增速有所放缓;深圳交通运输邮政业整体不及北上广,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航空货运发展较为迅速。本文立足各个城市交通运输邮政业发展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广州在公路客运量总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水路货运量总量等与部分城市存在差距,但“十三五”年均增速较快,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排首位。

  (一)基础设施方面,广州明显不及北京、上海,但好于深圳,尤其公路里程、码头泊位数、轨道交通运营车辆数、公共汽电车的线路条数分别是深圳的1.4倍、4.3倍、5.4倍、1.4倍

  从常住人口看,北京、上海“七人普”常住人口分别约比广州多322万、619万,而深圳“七人普”常住人口约比广州少112万。从行政区域面积看,北京总面积是广州的两倍多,而深圳总面积不足广州三成。铁路和公路设施方面,广州2020年有12条铁路,共357千米,公路9045千米,分别只有北京的17.6%、28.7%、40.6%。与上海相比,铁路运营里程、公路通车里程也分别少134千米、3872千米。内河航道和码头泊位方面,北京无港口和水路运输,广州2020年内河航道里程1237千米,码头长度5.63万米,泊位724个,分别比上海少352千米、8.85万米、1157个,邮轮港口旅客吞吐量也低于上海。公共汽电车方面,2020年运营线路长度、客运量北京均排首位,上海次之,广州第三,但线路条数广州超过北京居第二,上海第一。轨道交通方面,2020年线路长度、运营车辆数量、线路条数广州均居第三,客运量广州超过北京居第二,上海第一。

表2.jpg

  (二)公路运输方面,“十三五”期间广州公路客运量总量不及北京,好于深圳[2],但年均降幅最低

  从总量看,“十三五”期间北京公路客运量总量一直居绝对优势,高峰期全年超过4.8亿人,2020年疫情影响下北京公路客运量仍比广州多0.65亿人。北京公路旅客运输量保持较大规模,主要是郊区客运班线需求稳定,这与传统公路客流逐步被私家车、公共交通等分流的趋势不同。广州公路客运量虽不及北京,但远超深圳。从增速看,广州公路客运量“十三五”年均下降4.1%,在四个主要城市中降幅最低,降幅分别比深圳、北京、上海低0.8个、9.1个、14.7个百分点。

表3.jpg

  (三)港口方面,借助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支持,上海港优势明显,但广州港保持较快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速均高于上海港和深圳港

  1.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从总量看,“十三五”期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均低于上海,但差距由期初的1.60亿吨,缩小到期末的0.80亿吨。而与深圳港对比,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远高于深圳,且总量优势由期初的3.30亿吨,扩大到期末的3.71亿吨。从增速看,“十三五”期间,广州港年均增速最高,增长6.1%,高于深圳港(4.1%)和上海港(持平)。

3:“十三五”主要城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增速

图3.png

  2.集装箱吞吐量方面。从总量看,“十三五”期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低于上海港和深圳港,但与深圳港的差距已经由“十二五”末的657.5万标箱缩小至“十三五”末的304万标箱。从增速看,广州港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5.9%,高于上海港、深圳港(3.5%、1.9%)。三个港口增长趋势相同,但深圳港疫情下表现突出,增速不降反升,2020年同比增长3.0%,比上海港和广州港分别高2.5个、1.8个百分点。

4:“十三五”主要城市集装箱吞吐量及增速

图4.png

  (四)航空运输方面,广州航空货运量排名第三,但疫情下被深圳超越,增速“十三五”末也排名末尾;广州航空货运周转量追平北京;广州航空客运量2019年超过北京,年均增速降幅低于北京

  1.航空货运方面。从航空货运量总量看,上海与北京一直位居前两位。广州在2016-2019年均保持第三,但疫情下深圳航空货运逆势增长,2020年反超广州。从航空货运量增速看,2018年深圳增长9.9%,首次超过北上广,2020年差距继续拉大,同比增长17.1%,分别比广州、北京、上海高33.1个、28.6个、17.9个百分点。从航空货运周转量看,“十三五”期间,广州航空货运周转量每年增速均高于北京,其中2019年增速比北京高7.4个百分点,逐年赶超下,两地航空货运周转量的差距由“十三五”期初的11亿吨千米缩小至基本持平。

5:“十三五”主要城市航空货运量总量和增速

图5.png

  2.航空客运方面。2019年2月广州航空客运量超过北京[3],疫情影响下2020年5月广州航空客运周转量也超过北京,航空客运量、航空客运周转量“十三五”年均降幅分别比北京低2.8个、3.5个百分点。

6:“十三五”主要城市航空客运量总量和增速

图6.png

  (五)水路运输方面,上海水路货运量明显高于广州、深圳,但广州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最高

  从总量看,“十三五”期间广州水路货运量始终低于上海,但高于深圳,疫情下与上海港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期初比上海水路货运量约少2亿吨,扩大到期末的5亿吨。从增速看,前期因为引进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广州水路货运量增速明显,后期增速放缓,但年均增长11.7%,依然高于上海(5.7%)、深圳(1.8%)。

7:“十三五”主要城市水路货运量总量和增速

图7.png

  三、北上深交通运输邮政业发展对广州借鉴

  (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挥广州独特区位优势

  世界一流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相比北京、上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广州国际交通枢纽的地位。

  (二)企稳航空货运发展先机在后疫情时期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首个货运为主的鄂州机场即将投入使用,北、上、广、深、郑集中全国90%的国际货运量格局将发生变化。以顺丰、圆通、京东等为代表的企业争相抢占航空货运市场先机,瓜分传统三大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深圳航空货运2020年逆势增长,便是得益于顺丰航空有限公司,而广州目前没有类似的民营企业,同类型竞争方面缺乏竞争力。

  (三)多式联运发展不及深圳,广州未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

  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多式联运企业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分别是深圳的81.8%、58.2%、71.1%,全年营业收入增速也低于深圳3个百分点。2020年广州港海铁联运完成11万TEU,也明显低于深圳港(18万TEU)。这与广州兼具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发达的高铁运输线路等不相匹配。

  四、下阶段发展建议

  “十三五”期间,广州交通运输邮电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也在经受新冠疫情冲击后逐步恢复,总体仍然展现较强的发展后劲,展望“十四五”,立足大湾区,对标国际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广州交通运输邮电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交通防疫作用,寻找新的增长点

  “十三五”时期广州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交通运输行业受挫严重,但全市迎难而上、全力驰援,快速构建防疫物资绿色通道,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供应和医护人员运输提供保障,全市快递业、电信业、港口货物运输逆势增长,202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高效守护着祖国南大门。

  交通运输行业助力“双统筹”,实现“双胜利”,一是要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交通工作机制,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细化和完善交通运输防控措施,做好国际运输入境的“人”“物”疫情防控,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冷链、其他防疫及生产生活物资和医疗人员运输任务;二是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疫情对交通运输行业造成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冷链运输等的重要性突显,研发冷链技术、布局冷链物流园区、打通冷链运输链条是下一片蓝海;三是要立足大湾区,发挥区域合作效应,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带动经济发展。

  (二)引进快递企业总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快递业是实现流通与消费转型升级的现代化引领性战略产业,在服务居民生活、支持电商发展、促进流通成本下降,特别是抗击疫情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时期广州快递业发展迅速,快递业务量稳居全国第一,但2020年一季度金华(义乌)在快递企业总部补贴下,揽收并发送附近地区的快递件,快递业务量超过广州居全国首位,并且在总部持续补贴下逐渐拉大与广州的差距。同时低端市场价格战普遍,快递企业利润率低与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限制了快递市场快速发展。

  建议对标各地政策,发挥我市优势,重点引进知名快递企业总部,提高我市快递业务竞争力。同时制定并完善快递企业用地优惠政策,提升快递企业利润率,并提高快递服务质量,缓解快递企业利润率低与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矛盾。

  (三)优化机场货运配套设施,释放国际航空枢纽潜力

  大型机场的建设与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加快区域对外开放进程。据相关学者研究[4],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各增加1%,广州对外开放指数分别增加0.34%和0.42%。另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项研究测算[5],白云国际机场业务量发展对广州产业经济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9.68,每增加1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动广州GDP增加29.9亿元,可为广州新增2823个间接就业机会;每增加10万吨货邮吞吐量,可拉动广州GDP增加87亿元。“十三五”期间,白云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级,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一,白云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在拉动广州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航空货运量增速及总量先后超过广州,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释放。

  建议以白云机场为基地,成立市属全货机航空物流公司,进一步优化运力结构、提高运力能级。同时,白云国际机场一方面要立足大湾区,发挥区域协作能力,带动大湾区机场群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增长趋势,建成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化航站楼,深化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四)构建多级政策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快速发展

  多式联运可以有效实现物流业中成本与效率的统一,是现代化综合运输大通道衔接的重要运输方式。标准化集装箱广泛使用后,以集装箱为运输媒介的多式联运运输结构发展优势更为明显。而随着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和效率的提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建议梳理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空海联运等配套货运站场现存情况,根据可行联运方式规划货运站点位置、规模。政府推动下的市场主体培育是多式联运活动开展的重要动力,建议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政策,同时自身也要出台有竞争力的政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进航运企业、铁路运输企业、公路运输企业、港口企业等信息互联互通。

  (五)完善物流业营商环境,加快布局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逐渐成为引导生产消费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专业技术人才仍有不足。今年3月出台的《广州市精准支持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广州要加快建设运营高效、要素集聚的国家物流枢纽,增强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引领和统筹。物流园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代表性产物,对推动产业集聚的作用日益凸显。

  建议加快布局广州物流园建设,合理引导发展,打造特色物流品牌;在2019年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定位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以后,继续支持白云机场申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组建全货机基地与航司,促进临空经济取得更快发展;打破部门和地域限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建设用地、配套资金等的保障力度;制定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引进和培养物流园区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后续培养和任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懿:《客户视角下邮政寄递业务运营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邮政研究》2021年第37卷第1期。

  2.顾灵君,等:《机场航空业务发展对区域对外开放的影响研究——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例》,《交通科技与经济》2021年第23卷第2期。

  3.穗机宣:《白云国际机场加速复苏 7月客流量居全国首位》,《业界百色》2020年No.424。 



  [1]本段数据摘自广州市邮政管理局官网。

  [2]上海公路客运量口径与广州、北京、深圳不同,只作趋势比较,不作总量比较。

  [3]上海航空客运量口径与广州、北京、深圳不同,只作趋势比较,不作总量比较。

  [4]详见参考文献2。

  [5]详见参考文献3。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