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和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屹立潮头,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广州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篇章。
一、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 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49年的2.98亿元、1978年的43.09亿元跃升至1995年的千亿元、2010年的万亿元,随后的2011年至2017年每年均跃上超千亿元的新台阶,2018年冲破2.1万亿元。2020年虽遭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但通过强有力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不断恢复前行,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2.7%,总量达到25019.11亿元,约占广东省经济总量两成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21元增加到1978年的907元,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79年迈上千元台阶,1993年攀上万元台阶,2010年增至8.66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28万美元),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13年冲上10万元,2020年增至13.5万元左右。按人民币可比价格计算,1950-2020年广州GDP、人均GDP年均分别增长11.2%和8%左右,其中1979-2020年年均分别增长12.6%和9%左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50年仅1.05亿元、1978年仅13.6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22.79亿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均不超200元,提高到2020年的分别为68304元和31266元。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至20485.46亿元和1432.5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增至38.56万元/人,分别为全国、全省的3.3倍和1.5倍。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产业结构基本“三分天下”,194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7.37:33.02:39.61。随后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呈现“二、三、一”格局,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67:58.59:29.74。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加快发展,199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29:46.53:46.18,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在1994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998年突破50%,2009年占比逾60%,2017年占比达70%,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为1.15 : 26.34 : 72.51。近年来广州全面实施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与精细化工、轨道交通、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30%左右。
农业向产业化、都市型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农业设施薄弱,生产能力较低,194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0.82亿元,到1978年也只为5.03亿元,1950-1978年年均增长3.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88.08亿元,1979-2020年年均增长4.7%,其中2013-2020年年均增长3.7%。尤其是2020年,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农业农村生产,数字化赋能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7.61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创26年来新高。农业经济由单一的种植向种养和加工相结合、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相结合发展,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由1978年的77.8%下降到2020年的55.8%,渔业占比从4.5%上升到20.8%。
工业向高端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工业增加值仅0.96亿元。经过国家五个五年计划建设,广州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化工和轻纺等工业主要行业迅速发展,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24.36亿元,1950-1978年年均增长12.7%。改革开放后,广州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程度高、门类单一的结构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转变。1978-2003年,广州工业生产体系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占比保持在50%-66%,自行车、电风扇、服装、彩电等生活品生产加快。2004年,重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轻、重工业之比转为45.05:54.95。2006年重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0%;同年,汽车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蓬勃发展,与汽车制造业共同形成广州工业经济三大支柱产业。“十三五”时期以来,广州工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加快迈向中高端,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5722.52亿元,1979-2020年年均增长12.9%。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7%,“十三五”年均增长6.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十三五”年均增长10.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0%,“十三五”年均增长6.4%。
服务业向现代化迈进。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1.18亿元,增至1978年的12.82亿元,1950-1978年年均增长9.5%。改革开放后广州大力推动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服务、商贸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1979-2020年年均增长13.3%,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连攀登新台阶,2013年突破万亿元,2020年达18140.64亿元,2013-2020年均增长7.9%,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从构成看,传统服务业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47.4%下降到2020年的7.2%,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比由33.4%下降到18.5%。现代服务业方面,增加值继2017年突破1万亿元后,2020年超1.18万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5.1%;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78年的3.1%上升到2020年的12.3%;房地产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7.7%上升到2020年的16.3%;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等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服务模式受热捧,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8%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013-2020年年均增长17.2%,其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23.3%。
三、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民营经济释放活力
科技创新氛围浓厚。全面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广州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29.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16%,2014年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2020年达3%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广州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2017年的第63位大幅提升到2019年的第21位;2020年《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广州居全球第15位,比2018年提升10位。全市共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达21家和241家,分别占全省70%和61%。高新技术企业从1919家增至1.2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民营经济释放活力。改革开放后,广州民营经济经历从无到有、从个体户到企业家的发展,规模实力不断实现跨越。近年来广州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广州民营经济贡献了95%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以上的进出口、4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中70%以上是民营企业。90%的现有科技型企业为民营企业,90%以上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来自民营企业,涌现了明珞装备、视源电子、金域医学、聚华显示、高云半导体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特”企业,胡润独角兽排行榜广州上榜企业从2017年的3家增至2020年的9家。2020年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冲击下,民营经济充当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总值超一半的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6.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5%,疫情下的民营市场主体活力不减。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开创新局面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商品出口值由1978年的1.34亿美元增长至1986年的6.04亿美元,1978-1986年出口总量累计为29.99亿美元,年均增长17.8%。1987年[1],广州进出口总值21.71亿美元,1993年超百亿美元,2010年突破千亿美元;2020年达9530.06亿元(折合1375.8亿美元),是1987年的62.4倍,1988-2020年年均增长13.4%。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从农村土特产品、中低档工业品为主转向轻纺产品和机电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快速增长。广州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8年的29.3%提高到2020年的49.8%;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9年的4.7%提高到2020年的14.4%。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从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拓展到东盟、非洲和拉美等市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2020年广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613.9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7.4%。外贸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跨境电商进口连续5年排名全国城市首位。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广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为165万美元。在改革开放热潮及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广州在利用外资方面开拓创新,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达493.72亿元,1980-2020年年均增长25.7%;其中,1980-1986年年均增长77.9%,1987-2012年年均增长20.4%,2013-2020年年均增长5.7%。改革开放至2020年累计吸收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2678个。在穗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309家。
五、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民生水平显著提升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199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34.64万人;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1053.01万人;2014年末,城区常住人口超千万,晋身全国超大城市行列。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874.03万人,是1990年末的3.0倍,其中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过74%,为广州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69.40%提高到2020年的86.19%,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强。2014年初,广州开启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城区面积由2014年的3843.43平方公里扩大到7434.40平方公里,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产业布局创造更多空间和潜力。
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52年,广州城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超200元,1978年提高到400多元。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广州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8304元和31266元,1979-2020年年均分别增长13.4%和13.1%,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与经济增长同步。其中,城市常住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的不足2.0%提升到2020年的19.4%,居民财富增加。居民消费多样化,品质极大提升,出行有汽车、高铁、飞机,通信有智能手机视频电话,购物有线上、快递送货到家。2020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52辆、计算机142台、移动电话256部、彩色电视机124台、电冰箱106台、洗衣机104台、空调247台、微波炉58台。居民对健康、教育需求升温,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升级注入活力。交通通信、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类等服务性消费已占居民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占比超过50%。
就业民生工程成效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州百业待兴,1949年末社会从业人员仅99.2万人,1978年末提升到266.9万人,1950-1978年年均增长3.5%。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体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末,社会从业人员达1158.0万人,1979-2020年年均增长3.6%。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16年以来连续低于2.5%,2020年疫情之下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处于较低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开启全面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广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不断自我完善,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实干创新的劲头把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转化为现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取得重大成果,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在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中勇当排头兵。
[1] 1987年起外贸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统计数据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