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市服务业中多个行业受到较大冲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两位数断崖式下降。随着全市全力推进“双统筹”、奋力夺取“双胜利”,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复苏。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以下称“规上服务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533.70亿元,同比下降1.4%,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月收窄2.9个、6.6个和13.5个百分点,呈稳定回升态势,营业收入当月增速自9月起回正,12月当月同比增长3.3%;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80.76亿元,同比下降18.0%,比前三季度收窄16.1个百分点。
图:2020年全市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趋势
一、服务业全面复苏,行业增长面超五成
2020年,全市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中,4个门类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门类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7%和9.4%(见表1)。32个服务业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59.4%;作为服务业新动能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在今年疫情下表现抢眼,分别同比增长15.4%和11.3%;交通运输方面,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路等运输行业逐步复苏,客运量和货运量降幅逐步收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在国内外防疫物资需求带动下,营业收入迎来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2.4%,是全年增速最快的服务业行业;邮政业增长19.0%,增势稳定;此外,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年初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持续回暖,比一季度分别回升9.7个和13.1个百分点。
表1: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增长情况
2020年,广州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前1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55.70亿元,占全市10656家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2.5%;同比下降1.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比规上服务业增速高0.4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中,百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8.91亿元,占全市营利性服务业的40.4%,同比增长17.5%,拉动营利性服务业增长6.2个百分点,显示出百强企业对全市服务业的较强支撑作用。
二、百强企业稳定拉动,小微企业经营良好
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约四分之三,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共有7933家小微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29.54亿元,同比增长2.4%,继10月增速转正后持续提升,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3.8个和4.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2%,降幅比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小9.8个百分点,显示出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稳步向好。
三、疫情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区域增速波动回升
2020年,全市11个行政区中,天河区、越秀区、黄埔区、海珠区和白云区等5个区实现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其中天河区突破4000亿元。增速方面,7个区营业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黄埔区、南沙区在道路、水上运输业以及软件业等行业带动下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较快的海珠区、黄埔区、南沙区和从化区对比1-9月增速略有回落,主要是由于区域龙头企业前期快速增长带动,年尾高位回落所致;增速下降的四个区域均比1-9月有明显恢复,白云区受航空运输业影响依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从营利性服务业看,花都区、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和增城区等5个区因商务服务业占比较大,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深,累计增速依然下降,南沙区、黄埔区受商务服务业及软件业龙头企业增速高位回落影响,营利性服务业增速有所放缓。
表2:2020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区增长情况
总体来看,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在疫情负面影响下坚强复苏,主要指标稳步向好。目前来看疫情防控仍是一场持久战,服务业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2021年,全市服务业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专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基础,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展现发展新动能。
注:营利性服务业包括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