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微信

    • 关注•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
  • 手机版

    • 关注 ·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业务 > 数据解读

2005年我市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06-09-08 来源:本网 字体:【

  2005年,我市各级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基本控制住特大洪水、禽流感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农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

  一、农林牧渔业生产情况

  2005年,我市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种植业在结构调整中发展,林业生产稳中略升,畜牧业全面增长,鱼塘低改成效明显,种子种苗发展潜力巨大。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12.67亿元、林业产值3.84亿元、畜牧业产值47.7亿元、渔业产值37.6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9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3.7%、8.4%、1.2%和12.1%。农业增加值达13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业中间消耗率为41.0%,与上年持平。

  ㈠种植业结构全面调整

  ⒈粮食生产初步扭转近年连续下滑的势头。2005年我市粮食生产扭转了近年来连续下滑的势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6.54万亩,总产量51.73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5%和减少0.9%。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1.75万亩,增长2.0%;稻谷产量45.03万吨,与上年持平。水稻播种面积增长主要得益于今年中央1号文件落实到位,补贴农民种粮力度加大,2005年全市投入种粮补贴资金1486万元,比上年增加143万多元,增长10%,但由于上半年的水灾以及下半年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咸潮等灾害影响,导致全市粮食总产量略减。

  ⒉糖价大幅回升,刺激甘蔗生产恢复增长。由于国际糖价持续攀升,国内糖价涨势强劲,并且屡创新高,2005年末国内糖价高达4300元/吨,比上年末大幅提高1600元,涨价幅度达六成。糖价大幅度回升,刺激了农民种蔗的积极性,因而带动我市甘蔗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全市甘蔗种植面积6.8万亩,甘蔗产量51.73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4.2%和20.3%,其中糖蔗产量增长60.8%。

  ⒊花卉生产继续扩大,成为拉动种植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卉需求日益增多,种植和观赏花卉逐渐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加上花卉市场日趋成熟,花卉价格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价位,2005年还普遍上涨,种植花卉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花农和企业投资花卉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5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5.08万亩,比上年增加1.68万亩,增长12.6%。全年花卉产值达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拉动种植业产值增长5.31个百分点,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2.78个百分点,拉动的幅度位居所有产品之首。花卉生产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重点方向之一。

  ⒋蔬菜生产首遇下降。近年来,由于蔬菜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我市蔬菜稳步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年年递增。但2005年,受外地蔬菜生产快速发展及消费市场容量所限共同影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首次出现减少,全年种植面积227.27万亩,比上年减少2.46万亩,减少了1.1%。全年蔬菜总产量348.89万吨,比上年减少4.9%。减产的直接原因是上半年气候不稳定,低温多雨,旱灾和水灾共同影响了蔬菜的生长,部分地区甚至整个6月份都没有叶菜收成,虽然进入下半年以后的天气一路好转,但仍难以弥补上半年的减产损失,全年蔬菜产量是出现首次下降。

  ⒌荔枝和香大蕉产量大幅下降,拉低全年水果总产量。按照年初生长趋势预计,2005年原本是荔枝生产的又一个中大年,但进入二季度后,出现的连场暴雨,打掉了不少成花,严重影响到荔枝结果的质量,全年荔枝产量5.18万吨,比上年减少2.31万吨,减产三成。香大蕉因受烂根病和黄叶病影响,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近4万亩,香大蕉产量为28..58万吨,比上年减少15.2%。龙眼则成为我市2005年水果生产的一大亮点,全年龙眼产量3.19万吨,比上年增长15.2%。此外,由于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种和扩种了不少沙糖桔,令桔子产量逐年增加,全年桔子产量0.58万吨,比上年增长45.6%;属岭南特色水果之一的杨桃也比上年增长18.0%,全年产量达到1.54万吨。由于荔枝和香大蕉的减产,对我市的水果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市全年水果总产量为48.87万吨,比上年减少11.8%。

  ㈡林业生产稳中略升,生态效益显著

  “青山绿地”工程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大型生态工程,我市自2003年启动实施“青山绿地”工程以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已先后建成了帽峰山、天麓湖等13个林区,在广州新机场公路、广深铁路沿线建成了11条林带和100多个村、镇的小公园和绿地广场,新增、改造绿地面积达80.6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增加4.4平方米,初步改变了广州绿地“北多南少,东西更少”的格局。“青山绿地”工程建设已初步显现生态效益。据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测定,新机场高速公路20米宽林带对空气中碳、氮、硫的总固定量达50%,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的净化率分别达到53.8%、33.3%、95.7%,吸附尘埃总量达到164.2克/立方米。由于政府投入加大,林业生产稳步上升,2005年全市林业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林木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采运的产值分别为3.17亿元和0.62亿元,分别增长4.4%和0.7%。

  ㈢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

  2005年我市畜牧业生产形势喜人,主要畜牧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生猪出栏215.03万头,肉用牛出栏1.22万头,家禽出栏1.31亿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0.8%、7.7%和2.2%;牛奶产量4.65万吨、禽蛋产量1.89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36.5%和19.5%;全年肉类总产量达32.03万吨,比上年增长7.3%。2005年的年初和年末的一段时间,我市都与禽流感擦身而过,外地的禽流感发生对我市畜牧业生产基本上没有产生影响,全市畜牧业生产发展能够全面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宣传力度强,省领导带头吃鸡,对市民起了极大鼓舞作用,而且群众已经对禽流感有了一定的认识,不会盲目的作出判断,家禽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二是农业部门对生猪和家禽的防病措施到位,大大地提高了肉类产品的质量,市民可以吃到放心肉。三是2005年的猪价与禽价都比上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市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数据显示,全年生猪和家禽的平均生产价格分别为9.26元/公斤和10.20元/公斤,比上年分别增长8.6%和18.2%。

  ㈣鱼塘低改效果显著,渔业生产稳定增长

  这两年我市正处于鱼塘低改时期,通过鱼塘标准化整治,效果逐渐显现,渔业生产发展稳定增长。200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38.83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淡水产品因鱼塘标准化整治而增产明显,其产量为34.93万吨,比上年增长11.4%。2005年我市秉承高标准整治我市大面积连片鱼塘的思路,继续开展全市范围内的鱼塘标准化整治工作,重点对花都、番禺、南沙、增城和白云的大面积连片的鱼塘进行改造。全市规划按标准化整治的鱼塘达2.16万亩,其中:花都区炭步镇连片鱼塘8000亩,增城市石滩镇连片鱼塘1000亩,南沙区万顷沙镇连片鱼塘3000亩以及其它多个地点相对连片的鱼塘共6500亩,番禺区鱼窝头镇连片鱼塘6000亩。各整治单位去年下半年着手准备一系列工作,主要施工阶段在2005年的上半年。通过上半年的鱼塘标准化整治,对养殖水产品增产增效的作用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土地产出率,标准化整治后的鱼塘产量、产值、利润增幅普遍大幅度提高,平均增幅在30%以上。二是养殖方式有所改变,整治前鱼塘多数是农民分散养殖,整治后通过对农民补偿,部分鱼塘重新招标,鱼塘集中到养殖大户手中,养殖大户市场信息较灵、养殖技术较高、资金实力较雄厚,提高了鱼塘的整体养殖水平与效益。三是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㈤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迅速,种子种苗生产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增多,种子种苗业得到迅速发展,促使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逐年递增,农林牧渔服务业正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另一条新路子及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生产发展,我市农业生产已由农户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向企业和规模户集中经营转变,农业生产已初步形成企业化、规模化、专业化,以公司企业带动农户生产,农业生产分工不断细化,种子种苗生产开始随之飞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长。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达1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近1个百分点。

  二、我市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种植业生产结构仍未达到优化

  2005年以来,蔬菜和水果的减产影响到我市种植业生产的发展,仅依靠粮食和花卉来支撑整个种植业。从生产布局上看,这样的结构不是很乐观。粮食的生产本身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的,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来支撑的,并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对于广州来说,今后种植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依靠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粮食安全。虽然今年蔬菜和水果的减产一定程度上是天气原因造成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场调节导致的,也意味着蔬菜生产的利润开始降低。

  ㈡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仍需较小

  随着广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分工必然不断地细化,农林牧渔服务业也必然会成为广州未来农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按照目前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还只是九牛一毛。虽然近几年来,其发展速度也很快,但从总量上看,它还不能和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相提并论。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其发展壮大,逐步培养成为我市农业的一个支柱行业,更好地为广州现代都市农业服务。

  ㈢水灾、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困扰我市农业发展

  至2004年为止我市受到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影响,连续几年出现雨水偏少,但2005年上半年我市的连续降雨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灾,导致有些地方出现了粮食减产失收的情况,荔枝也因为连续的几场暴雨,一些本可以结果的花朵都被暴雨打落,使我市粮食本可以增长,却出现略减;荔枝本是中大年,却大幅减产,由此可见上半年的水灾对我市的农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到下半年,天气已经逐渐好转,但是我市又有部分地区出现了旱灾,虽然没有上半年的水灾影响巨大,但是也要引起注意。另外,“香蕉烂根病”和“香蕉黄叶病”对我市香大蕉生产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也是我市香大蕉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发展我市农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㈠发展水果、蔬菜、花卉为主的经济作物,优化种植业结构。

  2005年我市粮食作物生产下跌的趋势已经基本控制住,粮食播种面积出现回升,粮食产量如果不是因为受灾害天气严重影响就会有所增长。按照目前的形势,我市要在保持粮食稳定生产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发挥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优势,促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农民从中获益。

  ㈡增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广州更为紧缺。在农业用地和农业劳动资源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要发展现代农业,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根本出路就是在于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生产率。农业科技对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阶段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我们建议:一是用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用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用体制改革整合农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四是用政策扶持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努力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㈢增强农业抗御灾害能力。

  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不同,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建议:一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帮助农民规避自然风险,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二是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做好农业种植项目的选址工作。可根据各类作物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地址,只有科学合理种植农作物,才能将自然灾害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有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只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才能真正把我市农业做得更好。

  ㈣处理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流通服务的关系

  农业生产结构以产品结构的调整与流通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立健全农业流通与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近年来,虽然流通领域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服务体系还是相对滞后,阻碍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首先规划和布局的立意要高,继续大力推广产、技、销一体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开展公司带农户的经营方式;其次,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来搞好服务。商业、供销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流通,把搞好为农民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农口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认真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鼓励和组织农民广泛进入流通服务领域。另外,政府还要加强服务工作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执笔:陈宜升

  审核:肖穗华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