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非农收入增加,出现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的好势头。据5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以下简称调查资料),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7788元,比上年增加708元,增长10.0%。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3%,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
一、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特点
2006年,构成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三大渠道: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和非生产性纯收入均全面增长,并显现如下几个特点。
㈠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681元,比上年增加464元,增长11.0%。近4年来,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三次达到两位数。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已达60.1%,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对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5%,拉动人均纯收入增长6.6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特别是2003年,我市下发《广州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管理办法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创造和优化农村居民外出就业环境,及时提供外出务工相关信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3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25.5%,此后的3年每年均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与2003年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427元,增长43.8%,对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6.0%。
㈡非农产业收入大幅上升,带动家庭经营收入由降转升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782元,一举扭转上年的下降势头,增长5.8%,对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3.8%,拉动人均纯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微增0.2%;人均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9.2%,带动家庭经营纯收入稳定增长。
非农产业收入大幅上升,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近郊出现了不少失地农民,靠外出打工或经营非农产业维持生计。另一方面,目前我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大都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户,生产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差,从事第一产业获利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因而,部分农户将土地转租给外地农民耕种,自己转移从事二、三产业,以赚取更多的收入。据500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863人,比上年增长3.4%,占就业劳动力人数的比重达到61.6%,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增加,带动了相关非农产业经营收入的上升。
㈢非生产性纯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农村居民增收产生持续拉动作用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非生产性纯收入达到1325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长12.5%,在去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非生产性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7.0%,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对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8%,拉动人均纯收入增长2.0个百分点。
非生产性纯收入能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原因首先是受益于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农村居民房屋出租带来的收入不断上升。2006年,人均租金收入比上年大幅上升31%。其次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速中心镇的产业聚集,由此带动镇、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村的各项福利有了较大的提高。据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得到的离退休金、养老金比上年增长27.9%;从集体分配得到的股息和红利比上年增长19.8%。此外,亲友赠送、亲友支付赡养费等亦有较快增长,带动了非生产性纯收入快速增加。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主要特点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平稳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9元,比上年增加233元,增长4.3%。主要特点是:
㈠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食品消费质量有所提高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2398元,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42.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食品消费中,购买谷物、动物油等商品支出下降;购买蛋、鲜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糕点、营养滋补品等商品支出上升,表明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质量有所提高。
㈡服务性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更加注重享受生活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支出2368元,比上年增加112元,增长5.0%。其中在外饮食、衣着加工费、家政服务费、通讯费、旅馆住宿费、美容美发费等服务性消费方面的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表明我市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步更新,更加注重享受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㈢居住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农村居民家庭中:住房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户数占90.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使用空调的户数占37.2%,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饮用自来水的户数占82.2%,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居住条件的改善带动人均居住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2.8%,增速居生活消费各项支出指标之首,其中购买装修用房材料、建房材料以及生活用燃料等方面支出增幅都较大。
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
随着近几年收入不断提高,进入我市农村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商品逐年增多。2006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照相机20部,家庭电脑35台,空调机68台,电冰箱79台,移动电话198部,分别比上年增长17.6%、25.0%、15.3%、11.3%和10.0%。一些高档消费商品也不断进入农村家庭,家用轿车每百户拥有5辆,摩托车每百户拥有133辆。
三、影响农村居民增收的几个主要问题
㈠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制约其转移非农行业乃至影响工资性收入能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在劳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较弱。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家庭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全部从业劳动力的71.7%,平均每一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9.4年,只是达到“高一年级”文化水平。文化程度较低决定了这部分人员往往只能选择工种简单、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他们的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且上升的空间极其有限。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今后能否再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㈡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群体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制约全市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升
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收入虽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在地区之间、农村居民群体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带来工资性收入的不平衡。在我市经济较发达、较富裕的地区,就业环境较宽松,企业待遇较好,提供的可选择余地多,农村居民一般较容易找到工作且工资水平较高,人均工资性收入已接近6000元。而在较贫困的地区,农村居民一般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且工资水平较低,人均工资性收入仅达到3000多元。在农村居民群体内部,2006年全市最高收入的20%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为15644元,而最低收入的20%家庭的人均纯收入仅为3062元,二者之比达到5.1:1,差距非常之大,不利于全市农村居民总体收入的提升。
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农民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制约农村居民增收
2006年,我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在前两年连续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仍比上年上涨5.2%,其中:农用机油类价格上升16.2%,幼禽幼畜类价格上升8.4%,化学肥料类价格上升6.0%,饲料类价格也上升2.4%。化肥、农药、饲料、汽油、柴油、幼禽幼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抵消了政府给予农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一部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影响到今后农业增效和农村居民增收。
四、几点建议
㈠加大农村地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居民就业能力,扩大农村居民就业面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是促进今后我市农村居民增收的根本大计。为此建议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切实将各项减免农村地区学杂费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降低农村居民的教育成本,提高农村居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应加大对各项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2006年,我市农村居民就业人员中,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数虽然比上年增长13%,但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1.7%,比例依然很低。2007年,应针对劳务市场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扩大就业面,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㈡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就业环境,加大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农村落后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农村落后地区及低收入户增收。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外出就业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并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到周边富裕地区从业,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高收入户带动低收入户,帮助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村居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从而拉动全市农村居民总体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㈢制订有效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切实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一方面要适时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平抑快速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质量的长期监控管理,加大对不法奸商投机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执笔:黄朝晖
审核:肖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