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统办字〔2013〕13号
各区(县级市)统计局:
为了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规范调查工作规程,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开展2013年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粤统办字〔2013〕50号)要求及其工作部署,决定近期开展对全市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全市有农村统计的区、县级市统计局。
二、检查内容
㈠基层基础建设情况。主要包括镇街、村(居)民委员会统计机构、人员、工作制度等情况。
㈡基层台帐资料。一是否按要求及时录入过账;二是所有过录数据是否经上级统计部门审核确认,上下数据是否一致;三是台账填写是否规范、完整;四是是否指定专人保管,统计业务人员变动时是否按要求做好交接工作。
㈢农村综合报表统计。主要检查广州市农村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农村基本情况报表、农业生产年报和定期报表、农业经济核算年报和定期报表的填报情况,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合理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检查农村区域经济统计制度的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乡镇和村基本情况统计表的填报情况,认真检查部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综合分析数据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其中,农业核算统计检查内容详见附件1、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检查内容详见附件2。
㈣农村住户调查。抽取样本村和调查户进行回访和座谈,检查农村住户调查表的登记质量、调查员和住户签名等式情况,重点检查调查表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闭门造车或随意更改调查数据等违反统计法现象。
三、检查办法
按省统计局要求,区、县级市统计局进行自查,市统计局进行复查,省统计局进行抽查。
市统计局复查办法:
㈠先到区、县级市统计局进行复查,检查有关农村统计台帐、农村综合统计和农村住户调查等资料情况。
㈡然后抽取一个镇街进行复查,检查基层基础建设情况、基层台帐资料、农村综合报表统计。
㈢农村住户调查,抽取一个样本村的10户调查户进行复查。
区、县级市统计局的自查办法按省统计局通知要求执行。
四、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
㈠区、县级市自查工作要求在8月15前完成,并将本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自查情况汇总表和总结报告分别以电子版和纸介质的形式上报市统计局农村处。
㈡市统计局将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对各区、县级市进行复查。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各区、县级市统计局要按照省统计局和市统计局的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安排人员,认真扎实地做好此项检查工作。
附件:1. 农业核算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办法
2.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办法
3. 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汇总表
4. 农业核算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广州市统计局办公室
2013年7月15日
(联系人:李晓萍,联系电话:83126333)
附件1
农业核算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办法
一、检查范围
2013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核算数据和2012年用于农业核算的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统计数据。重点检查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计算表中涉及到的基础数据和年度中间消耗综合统计指标。
二、检查内容及方法
㈠资料来源检查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和《农业核算数据质量控制规程》对基础数据获取来源做了明确规定,检查对照主要农产品产量、价格、缩减指数等数据来源、途径和口径是否与报表制度和数据质量控制规程中规定的一致。年度中间消耗综合统计的标准。
㈡资料完整性检查 检查核对基层农业产值计算表是否齐备,指标是否有串行、串列、错位、遗漏和错填的情况。中间消耗综合统计是否有中间消耗定额表。
㈢抽查重点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通过计算表中基础数据核对,特别是林业实地考察,结合部门座谈会,检查林业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㈣数据审核情况 数据是否进行了审核评估,是否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性评估,有关的评估报告和意见。
㈤调查了解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问题。
农业核算统计基础工作检查核实登记表
市_____县(市、区)_____
序号 | 指 标 | 上报 数据 | 实际 数据 | 上报数据比 实际数据差异(%) | 备注 |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
|
|
|
|
2 | 农业产值(万元) |
|
|
|
|
3 | 林业产值(万元) |
|
|
|
|
4 | 牧业产值(万元) |
|
|
|
|
5 | 渔业产值(万元) |
|
|
|
|
6 | 小麦价格(元/公斤) |
|
|
|
|
7 | 稻谷价格(元/公斤) |
|
|
|
|
8 | 玉米价格(元/公斤) |
|
|
|
|
9 | 蔬菜价格(元/公斤) |
|
|
|
|
10 | 水果价格(元/公斤) |
|
|
|
|
11 | 生猪价格(元/头) |
|
|
|
|
12 | 活牛价格(元/头) |
|
|
|
|
13 | 家禽价格(元/只) |
|
|
|
|
14 | 禽蛋价格(元/公斤) |
|
|
|
|
15 | 水产品价格(元/公斤) |
|
|
|
|
16 | 小麦产量(公斤) |
|
|
|
|
17 | 稻谷产量(公斤) |
|
|
|
|
18 | 玉米产量(公斤) |
|
|
|
|
19 | 蔬菜产量(公斤) |
|
|
|
|
20 | 水果产量(公斤) |
|
|
|
|
21 | 生猪产量(公斤) |
|
|
|
|
22 | 家禽产量(公斤) |
|
|
|
|
23 | 禽蛋产量(公斤) |
|
|
|
|
24 | 水产品产量(公斤) |
|
|
|
|
注:上述未包括的主要产品产量和价格根据当地情况可以添加2-3个。
农业核算统计基础工作检查核实汇总表
市_____
序号 | 指 标 | 上报 数据 | 实际 数据 | 上报数据比 实际数据差异(%) | 备注 |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
|
|
|
|
2 | 农业产值(万元) |
|
|
|
|
3 | 林业产值(万元) |
|
|
|
|
4 | 牧业产值(万元) |
|
|
|
|
5 | 渔业产值(万元) |
|
|
|
|
6 | 小麦价格(元/公斤) |
|
|
|
|
7 | 稻谷价格(元/公斤) |
|
|
|
|
8 | 玉米价格(元/公斤) |
|
|
|
|
9 | 蔬菜价格(元/公斤) |
|
|
|
|
10 | 水果价格(元/公斤) |
|
|
|
|
11 | 生猪价格(元/头) |
|
|
|
|
12 | 活牛价格(元/头) |
|
|
|
|
13 | 家禽价格(元/只) |
|
|
|
|
14 | 禽蛋价格(元/公斤) |
|
|
|
|
15 | 水产品价格(元/公斤) |
|
|
|
|
16 | 小麦产量(公斤) |
|
|
|
|
17 | 稻谷产量(公斤) |
|
|
|
|
18 | 玉米产量(公斤) |
|
|
|
|
19 | 蔬菜产量(公斤) |
|
|
|
|
20 | 水果产量(公斤) |
|
|
|
|
21 | 生猪产量(公斤) |
|
|
|
|
22 | 家禽产量(公斤) |
|
|
|
|
23 | 禽蛋产量(公斤) |
|
|
|
|
24 | 水产品产量(公斤) |
|
|
|
|
注:上述未包括的主要产品产量和价格根据当地情况可以添加2-3个。
附件2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办法
一、检查范围
2012年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年报(G301—2表)统计数据。
二、检查内容及方法
(一)资料来源检查
县域统计制度对基础数据获取来源做了明确规定,检查对照数据来源、途径和口径是否与报表制度中规定的一致。
(二)资料完整性检查
检查核对基层报表调查单位名称、编码的重复、遗漏和错填错报的情况。检查报表中的调查指标串行、串列、错位和漏填的情况。
(三)抽查重点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通过原始数据核对、实地考察与各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相结合,检查“地区生产总值、粮食产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四)数据审核情况
对数据是否进行了审核评估,是否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性评估,有关的评估报告和意见。
(五)调查了解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问题。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核实检查登记表
市_____县(市、区)_____
序号 | 指 标 | 上报 数据 | 实际 数据 | 上报数据比 实际数据差异(%) | 备注 |
1 |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
|
|
|
2 | 粮食产量(吨) |
|
|
| 是否上报衔接数据 |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个) |
|
|
|
|
4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 |
|
|
|
|
5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
|
|
|
6 |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
|
|
|
|
7 | 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万元) |
|
|
|
|
8 |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人) |
|
|
|
|
9 | 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 |
|
|
|
|
10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
|
|
|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核实检查汇总表
市_____
序号 | 指 标 | 上报 数据 | 实际 数据 | 上报数据比 实际数据差异(%) | 备注 |
1 |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
|
|
|
2 | 粮食产量(吨) |
|
|
| 是否上报衔接数据 |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个) |
|
|
|
|
4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万元) |
|
|
|
|
5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
|
|
|
6 |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 |
|
|
|
|
7 | 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万元) |
|
|
|
|
8 |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人) |
|
|
|
|
9 | 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 |
|
|
|
|
10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
|
|
|
附件3
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汇总表
表1: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自查结果汇总表
市_____县(市、区)_____
指 标 | 单位 | 数量 |
检查乡(镇、街道办)数量 检查村(社区)数量 检查样本企业数量 检查样本户数量 检查样本地块数量 检查数据总数 查出数据错误总数 一、按错误类型分 计算错误 指标含义不清 其他类型错误 二、按指标所在专业分 1、农业综合统计报表 其中:农业核算统计 2、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其中: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2表) 3、农村住户调查 4、其他 | 个 个 个 户 块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
|
表2: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汇总表
市______
内容 | 单位 | 数量 |
复查县(市、区)数量 复查乡(镇、街道办)数量 复查村(社区)数量 复查企业数量 复查样本户数量 复查样本地块数量 参加复查人员数 检查数据总数 1、农业综合统计报表 其中:农业核算统计 2、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其中: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2表) 3、农村住户调查 4、其他 | 个 个 个 个 户 块 人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
|
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汇总表(续表1)
市______
内容 | 单位 | 数量 |
查出数据错误总数 按错误类型分: 1、计算错误 2、指标含义不清 3、账表对应错误 4、现场核实错误 5、其他类型错误 按内容分 : 1、农业综合统计报表 其中:农业核算统计 2、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其中: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2表) 3、农村住户调查 4、其他 |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笔 |
|
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汇总表(续表2)
市______
内容 | 应有数量 | 实有数量 |
资料齐全情况 1、农业综合统计报表 其中:农业核算统计 2、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 其中: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G301-2表) 3、农村住户调查 4、其他 |
|
|
附件4
农业核算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试行)
为提高农业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准确计算农业发展速度,为全国GDP核算提供可靠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要求,现制定农业核算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办法,将从今年起在农业核算中试行。此办法按照农业核算的原则和要求,从核算数据的来源、数据审核、核算结果的评估和修正等方面加强工作,实现对农业核算数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一、主要问题
㈠基础数据使用不规范
准确的基础数据是农业核算的基础,农业核算的基础数据包括农产品产量、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农林牧渔业缩减指数。但是个别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基础数据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要求,应该使用抽样调查数据的指标,仍使用全面统计数据,影响到各专业数据使用的一致性。
㈡核算结果核实量化难
由于季度农业核算时间紧,对省级数据进行核实的过程中难以掌握具体的数量,影响国家与省级农业核算数据沟通的效果。
二、主要措施
㈠核算基础数据的来源
国家和省级农业核算数据来源总的原则是:凡是以国家布置的抽样调查为法定数据的,按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农业核算,省级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按时提供;没有实行抽样调查的项目,以全面统计为准;部门统计的数据,统计部门要认真核实以后方能使用。具体核算数据的来源是:
1. 产品产量
⑴种植业产品产量
使用抽样调查的指标:数据由各调查总队提供,各地的粮食总产量以国家统计局核定数据为准。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棉花(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新疆);
使用全面统计的指标:
①上述四个品种以外的种植业产品产量
②上述四个品种没有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
在季度核算中,对蔬菜产量规定如下:由于没有蔬菜生产季报,对蔬菜生产按3%左右的幅度控制,再根据年度蔬菜产量进行调整。
⑵林业及林产品
使用经统计局核实后的部门统计数据。
在季度核算中,主要使用竹木材采伐量和植树造林面积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可以从林业部门月度报表获得。为保证季度核算数据的有效性、时效性,可提前一个月采集数据,比如1季度使用12-2月累计数,2季度使用3-5月累计数,依次类推。
除亚热带省(区)以及确实在1-3季度收获的林产品,其他地区林产品产量计入四季度。
⑶畜产品产量
使用抽样调查的指标:数据由各调查总队提供
①生猪
②牛、牛奶
③羊
④家禽、禽蛋
使用全面统计的指标
①上述四个品种以外的畜产品产量
②上述四个品种没有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
⑷渔业
经统计局核实后的部门统计数据。
据了解,目前渔业部门有渔业生产月报,各省级渔业部门每个月5日前报国家农业部。按制度要求,在上报的同时,也应报同级统计部门。希望各地加强与渔业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及时取得核算所需要数据,并对主要数据进行评估。确有困难的,可提前一个月采集数据,比如1季度使用12-2月累计数,2季度使用3-5累计数,依次类推。
⑸农林牧渔服务业
参考经统计局核实后的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如劳动工资、机耕、机播、机收面积,等等。
2. 价格
⑴主要大宗农产品生产价格,由各调查总队根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M402表)按农业产值计算表的产品构成进行加工,并提供给农业核算使用。
⑵小品种的生产价格,按当地大量上市时的平均价格使用。
3. 缩减指数
数据来自《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M402表),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以产值为权重计算出农产品价格缩减指数,提供给农业核算使用。
㈡主要产品产值实行国家试算
1. 为加强国家与省级农业核算数据的沟通,国家将开始对省级主要农产品产值进行试算,并将试算结果知会各省(区、市),如果各省(区、市)计算的结果与国家试算的结果差距过大,将通过设定界限的方法予以核定。
2. 根据现有调查制度,国家试算产值的指标将包括:
⑴水稻
⑵小麦
⑶玉米
⑷大豆
⑸棉花
⑹油菜籽
⑺生猪
⑻牛
⑼羊
⑽鸡
㈢加强省级上报数据的审核
1. 数据来源的对比
⑴检查是否使用了规定来源的数据,包括产量、价格及中间消耗指标,对于主要指标没有使用的,要求使用规定来源数据重新进行计算。
各省(区、市)统计局对林业和渔业统计部门数据,增幅较大的指标,进行实地核查。
⑵价格审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全国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我国区域间跨度比较大,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是正常的。但如果差异过大,农村司评估其合理性。
2. 单位产品产值审核
⑴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产值基本是稳定的,与生产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年度之间不应该大幅度的变化。
⑵特别注意对蔬菜产量与价格的审核。由于蔬菜在种植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各地由于种植方式、品种不同在单产、价格上有很大差异,但是相临的地区差异较小,因此其单位产值具有类比性,可以从蔬菜的亩均产值来审核其合理性。
㈣数据协调性评估
数据协调性评估主要是对重要指标进行匹配性和一致性检验,以便发现综合数据的重大偏差问题以外,还可以依靠经验,发现一些缺少逻辑关系的数据差错,若专业间数据匹配性不强,可与相关处协调,确保农业核算和所用各主要统计指标上报数据、各专业提供使用数据、反馈数据的基本一致。
1. 相关指标
主指标:现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增长速度
相关指标:农产品产量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缩减指数
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
农村住户调查出售农产品收入
农村住户调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支出
2. 具体评估方法
⑴年度间增长速度:在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农业增长速度应该较低,而且还应该是基本稳定。国际上农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一般为3%左右,这也应该是我们评估农业增长速度的参照标准。遭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则视灾情评估;
⑵相关指标间增长速度的协调性:
农业增加值可比增幅与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应一致;
现价农业增加值与可比价农业增加值的比值与缩减指数应一致;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缩减指数应基本一致;
预算出的主要农产品产值与上报的数据在浮动范围内;
农业增加值率的变动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中间消耗的变动趋势相符;
农林牧渔各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年度之间变动不大;
农业总产值现价增幅与农户调查的农产品出售量与收入增幅相符;
农户调查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支出与中间消耗趋势基本一致。
㈤事后质量抽查
1. 工作结果检查。将国家与各省(区、市)农业核算的基础数据分别整理、对比,将各省(区、市)农业核算的基础数据进行对比,差异大的要问明原因,严格控制基础数据的使用。
2. 基础工作检查。在季报和年报工作结束后,各省(区、市)抽选2-3个县,到现场进行主要指标实地抽查。特别是对林业和渔业统计部门数据,增减幅度较大的指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核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统计局办公室 2013年7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