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无障碍

  • 微信

    • 关注•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
  • 手机版

    • 关注 ·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 长者助手

  •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动态 > 工作动态

近七成市民对广州市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景有信心

发布时间:2018-12-14 来源:广州市统计局 字体:【

  为了解我市幼儿养育与教育现状,广州市统计局日前通过万户居民调查网,对我市1731户家中有0-12岁儿童的家庭进行了电话访问。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托育与学前教育工作成效初显,市民对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景信心较强;但仍存在幼儿教育、生活支出与照料时间成本高,幼儿学习负担偏重等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开办更多公办托儿班的呼声最高,市民期望加大力度满足托育需求,分担照料孩子压力;为了更好促进学前养育发展,市民呼吁提高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实现幼儿“入园不贵”。

  市民对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景信心较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幼有所育”进一步丰富保障和改善民生内涵,将“幼”群体纳入其中,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受访市民中,对我市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景“非常有信心”(24.2%)和“较有信心”(44.9%)的比例合计达69.1%。

  成本高是幼儿养育现存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养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中,“教育成本高”(72.7%)最为突出,其他还包括“生活成本高(如奶粉、尿片等)”(56.4%)、“照料孩子的时间和精力不足”(56.2%)和“医疗卫生问题”(52.5%)等。“孩子人身安全”(48.0%)中选率亦近五成,表明孩子健康及安全也是家长在孩子养育过程中较为关心与担忧的问题。分户籍情况看,由于没有接孩子来广州共同生活或是没有老人在广州帮忙照看孩子,55.0%的非广州户籍家庭更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问题,高于广州户籍家庭的47.4%。

  幼儿教育需求突出。我市0-6岁儿童参加培训班(含早教、兴趣班、辅导班)占比达68.5%。其中正在上或上过早教的占24.4%,在上或上过兴趣班(如绘画)的达60.6%,正在上或上过辅导班(如英语)的占20.4%;而兴趣班和辅导班都在上或上过的占18.4%。

  从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来看,中选率最高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64.8%);其次是“锻炼孩子的体魄、胆量、勇气等”,占61.1%;再次是“孩子自身兴趣爱好”和“开发智力”,分别占49.2%和48.1%;报班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为入学选拔打基础”的分别占到了四成半和三成半。

  对于幼儿园禁授小学课程的举措,整体来说,表示“非常支持”(31.9%)和“比较支持”(21.2%)的占总受访人数的53.1%。但分人群来看,送孩子上兴趣班和辅导班的家长对该举措的支持率(45.9%)低于未送孩子上兴趣班和辅导班的家长(54.1%)。

  幼儿学习负担方面,整体上看,家长表示幼儿学习负担“很重”(15.3%)和“比较重”(24.7%)的占总受访人数的40.0%。但分人群看,送孩子上兴趣班和辅导班的家长表示幼儿学习负担重的比例(50.7%)明显高于家中未送孩子上兴趣班和辅导班的家长(38.1%)。

  市民对实现“幼有所育”的期待与建议。为更好地养育孩子,受访市民呼声最高的是“开办更多公办托儿班”,占64.5%。其次是呼吁“增加幼儿医疗卫生资源及监管力度”,占55.3%。再次,呼吁“提供育儿费用补贴”和“加大对伤害儿童行为的惩处”也均超过四成半,分别占49.0%和47.4%。

  为了更好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增加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的呼声最高,占49.6%。分户籍看,广州户籍家庭呼吁“增加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的占50.1%,高于非广州户籍家庭的44.2%。其次是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和“狠抓幼师、保育员从业资格和职业道德”的比例,两项均占47.5%;再次是希望“加强对儿童在园/在校安全监管”和“解决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中选率均超过三成,分别占36.0%和31.9%。

  普查中心、咨询中心供稿

  2018年12月14日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
浏览量:-